第81章 荣宝斋制墨堂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礼和赵贤迎两人,除了正经的学问不行,对其他一切杂学充满了兴趣,对于这种新鲜的学问,两人简直是如痴如醉,尤其是拼出一个拼音后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汝二人可想去开封?”

  一说去开封,两人的眼睛亮了,尤其是赵贤迎,当年可是在开封府混过的,那里还有一堆小伙伴等着他去玩耍呢。

  “想。”

  “既如此,那就抓紧收拾东西,一会官府的人该来了。”

  张唐卿美美的睡了一觉,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唐卿,山长吩咐,你们六个人允许休沐两日,后天再回书院。”,首士看到张唐卿起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唐卿。

  张唐卿一看,李文进几个人早就不见了踪影。

  “谢谢首士,那我回家了。”

  先步行到书局。

  而此时的书局,已经不复年初时的模样。

  书局招募了上百口人,正在加班加点的印刷《天圣字典》,当然,还没有开始正式包装,因为皇帝陛下还没有题写封面。

  “东家,何时出的书院?”

  “刚出来,情况怎么样?”

  卢有道仿佛焕发了第二春,激动的说道:“前五卷,每卷准备了一千册,第六卷已经开始排版了。”

  张唐卿进入排版室,二十多个工人正在同时排版。

  “都签了卖身契?”

  “排版的人都签了,我从王掌柜那里又拿了两千贯钱。”

  张唐卿点了点头。

  随手拿起一个字看了看,虽然微微有点瑕疵,但问题不大。

  卢有道拿了一本已经印刷完的书籍,张唐卿看了看,质量确实不如木制雕版,尤其是部分字迹没有印清楚,还需要工人专门把字迹描全。

  不过,质量已经超过了张唐卿的预期。

  “一套书的成本在多少钱?”

  “不足五贯钱,这还没考虑活字可以继续使用的情况下。”

  “如果是雕版呢?”

  卢有道计算了半天,说道:“如果印一千册,每套的成本可能要达到十五贯。”

  六卷十八册,每卷将近三百页,光雕版就要用多少?所以,这时候就能看出活字印刷术的成本优势了。

  “抓紧印,估计再有一个月,朝廷的圣旨就来了。”

  “圣旨?”

  张唐卿没有向卢有道解释过多,只要卢有道能按照命令执行即可。

  “老李呢?”

  “在晾晒房,我带您过去。”

  “墨锭如何了?”

  “还算不错,比预期的耗费时间要长一些,一是锻打的次数比松烟墨长,二是晾晒的时间比预期的也要长很多。”

  自从油墨发明出来后,为了追求最好的结果,李本轩算是下了苦工,不断实验油烟灰和松烟灰的比例,不断实验冰片和麝香等香料的比例,不断实验锻打次数,不断实验晾晒时间,耗时五个月时间,终于要成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