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卿,你自己进去,我就不进去了,江大人在里面。”

  张唐卿向白展仁道了谢,整理了一下仪容,迈着这个年代特有的官步走进了配殿。

  配殿内已经有十几个人或坐或站,不过好在不是跪坐,而是正儿八经的凳子。

  没想到在里面还有熟人,王益和赵谦。

  王益看到张唐卿进来,哈哈笑着对一个老头说道:“潘大人,这就是张唐卿,如何?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潘田的年龄估计要超过七十岁了,头发和胡须均已经发白,带着宋朝特有的长翅帽,身穿绯色官服,代表着潘田的品级超过了五品。爱阅app完整内容

  王益身穿青色官服,说明王益也有官身,但是在七品以下,至于赵谦,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寻常的文人衣衫。

  潘田眯起眼睛看了会张唐卿,羡慕的说道:“少年人,真好啊,不像老朽,已经行将就木。”

  张唐卿立刻行礼:“晚生张唐卿,拜见潘大人,拜见王大人和诸位大人。”

  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人笑着说道:“免礼免礼,我们这可没人受得起你的礼,你现在的名声可比老夫等人大多了。哈哈。”

  王益笑着指着对方说道:“子谦,自谦了不是?谁不知道你乃是益都县的老父母?”

  王益生怕张唐卿不知道这是谁而得罪人,主动帮着张唐卿介绍呢。

  “老父母折煞晚生了。”

  众人正在寒暄着,潘田说道:“吉时已到,诸位,请随我去议事厅观礼。”

  此时议事厅内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儿臂粗的蜡烛已经摆好,香炉也准备好了。

  潘田双手捧着自己的知府官印,郑重的放到了案子上,其后,青州府通判也放了上去。

  整个青州府衙,入流的官员只有知府和通判,其他的都是不入流的官员,而不入流官员是没有资格把官印放到供桌上的。

  潘田点燃三炷香,插进香炉中,同时,青州府各房押司点燃红灯笼和蜡烛。

  等官员们站定后,潘田拿出一卷红纸念道:“大宋天圣四年腊月二十三,青州府上下封印,预祝大宋国泰民安,预祝青州上下五谷丰登。”

  随即弯腰拜了几拜后,大家才再次向潘田道新春之喜。

  张唐卿作为最年轻的人,站在了最后一排,全程根本就没有他的事情,他只是个代表观礼而已。

  封印仪式已结束,意味着青州府上下结束了一年的工作,长达二十天的春节假期正式开始了。

  说是长达二十天,实际上只有十七天了,因为开封府是腊月二十封印,京东东路衙门是腊月二十二,所以到了青州府,就是腊月二十三封印。

  青州府封印完毕后,各县也会接着封印,直到正月初十才开始办公。

  青州府封印仪式完毕后,赵谦拉住张唐卿再次问道:“你父亲还没回来?”

  “没有。”

  “千万记得和你父亲商量去开封府读书的事情哈。”

  张唐卿郑重的点了点头。

  等张唐卿回到家后,已经日上三竿了。

  而张家也准备了一系列祭祀活动,祭祀,在古代被当做礼的一部分,即便是国家朝廷也要举行祭祀活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祀”即祭祀活动,在传统社会是为祭礼,仪式庄严而隆重。“戎”则是军事行动,对一国而言,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所以,碰到这两件事,必须庄重而肃穆。

  寻常百姓而言,祭祀活动无处不在,而腊月二十三,最重要的就是祭灶神。

  所谓的祭灶神,就是灶君老爷会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所以,在灶君老爷上天之前,大家会供奉灶君老爷饴糖,灶君老爷吃了主家的糖,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时候,就会光说好听的,同时,饴糖发粘,希望黏住灶君老爷的嘴巴,不该说的话别说。

  如今,张家只有张唐卿带着兰子两个主人,但一般情况下,兰子是可以不参加的,所以,整个仪式只有张唐卿参加。

  张唐卿看了看身后的王可道父子,再次想到了张桂山。

  张桂山到了哪里?年三十能回来吗?难道这个年,自己又要独自过?虽然有兰子,但缺少一个总归是不美,缺一个就不叫团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