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志者事竟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狗子哥,明天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黑山?”

  “咋不能呢?反正大冬天的又不用干农活,明天我陪你去。”

  兄弟两个说好后,张唐卿才回了家。

  张唐卿没有去父亲的卧室,而是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因为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在这里读书,书架上摆放了几百本书籍,书桌上一个普通砚台,和一个笔架,桌面上铺着麻黄色的纸。

  作为文房四宝小店主,毛笔字是最基本的功底,但张唐卿的毛笔字并没有什么流派之说,因为他是从小就跟在别人身后学习,今天见到这个人写字就学学,明天看到那个人写字就学学,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这风格并不突出,可以说,大部分字体,张唐卿自认都能写一点,但都写不好,写不精,张唐卿最拿手的反倒是印刷体仿宋体。

  仿宋体,说白了是在民国年间才形成的一种风格,由楷体和欧体融合而成。

  张唐卿提起笔找了一下感觉。

  张唐卿瘦弱的体质限制了他的发挥,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张唐卿闭上眼睛,冥想了很久很久,当他慢慢睁开眼睛的时候,提笔写下了一副后世有名的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落款,青州张唐卿。

  “好,好,我儿,好,哈哈,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哈哈。”

  张唐卿抬头一看,发现张桂山勉强支撑着身体,颤颤巍巍的站在书桌旁,满脸潮红,像喝了二斤二锅头一样打摆子。

  张唐卿赶紧扶住张桂山,“爹爹,你醒了?”

  张桂山没有搭理张唐卿,伸出手轻轻的摸索着麻黄纸,“这是我儿子的自勉联?这是我儿子的自勉联,为父苦读三十载,尚写不出如此霸气的楹联,我张桂山后继有人啊,哈哈。”

  张桂山笑着笑着就哭了起来,“呜呜,我张桂山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呜呜呜”

  张唐卿就这样看着父亲哭,直到呜咽声慢慢变小了,张唐卿才把张桂山扶到凳子上坐下。

  “爹爹,可大好了?”

  张唐卿问出这句话后,张桂山的神色有点尴尬,其实他已经醒了好几天了,但他不想醒过来,科举落第,使得全家朝不保夕,感觉无颜见儿子,所以,他就不想醒过来,这几天一直在考虑如何将来何去何从。

  张桂山擦了擦眼泪,准备避重就轻,把这件事糊弄过去,再次问道:“唐卿,这幅楹联真是你所做?”

  张唐卿毫无心理压力的点了点头。

  这幅楹联最早出在明朝末年,现在肯定没人说他剽窃。

  再说了,穿越者不剽窃,还叫穿越吗?

  “好,好,我儿学业有大成了,好啊。不过,你这字体好生奇怪。”

  宋朝书法以行书为主,又注重创作者的精气神和个性彰显,所以,仿宋体这种中规中矩的印刷体不符合当下的审美观。

  “你的飞白也有小成了,为何要改变字体?这字体毫无风骨和个性可言。”

  张唐卿不想和亲爹掰扯这些说不清楚的事情,就转移了话题。

  “爹爹,既然您已经醒过来了,那咱爷俩得盘算盘算将来怎么办了。”

  张桂山的精气神瞬间垮了下来。

  他当举人的这段时间,虽然家里日子过的艰难,但起码不愁吃喝,两个孩子也能吃饱饭,但没想到一朝失利,家境竟然沦落到食不果腹的地步。

  曾经,读书人的傲气支撑着张桂山连续科举,可如今,他哪还有什么读书人的傲骨?

  “罢了罢了,二十年的苦读终究只是一场梦,爹爹也拿不出十五举的勇气了,明天爹爹去找一下族长,安安心心在村里教书,总能糊住你兄妹的嘴巴,你安安心心读书吧。”

  张桂山的眼光再次盯到了儿子写的楹联上,这幅楹联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看怎么提气,如果儿子的诗词水平能达到这幅楹联的一半,儿子中举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他决定牺牲自己,成全儿子。

  在张唐卿看来,如果能在村里当一个教书先生也挺好,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毕竟也是受人尊重的行业,再说了,村里只有一个教书先生,但读书的孩子却有不少,也急需增加一个教书先生。

  但是,张唐卿却是知道,张桂山屡试不第并不是因为四书五经不通,而是在诗词一道上略有欠缺。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