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打开大门迎亲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整个交趾县连着土蕃一共有近万的口众,中秋过后,都跟了学霸军。

  继打狗大会后,学霸军在交趾县连续搞了几个大动作,首先是分田。

  十几个土蕃打下来,得到的田地不要太多,梅哲仁便让老爸推出了口田令,每口众分田十亩,原来不足的可重新补足,原来超出的,学霸军掏钱跟老百姓回购。

  口田,顾名思义,就是给老百姓种口粮的。

  不要以为十亩很多,这年头,亩产是很少的,大约也就两三百斤,这还是在红河平原这样的沃土才有的产量。

  以后,所有南海国的国民出生后,都会被授予口田,外来人口在南海国安家也享受此等政策,过世后则政府回收,口田不可更易,不可继承或买卖,也不能丢荒。

  那剩下的田地如何处理?

  学霸军的养营,现在要称为养旅了,会出面组建农场,加入学霸军养旅的佃农,可以领一份工薪,自家的农田可以用休沐的时间来打理,每劳作十日,休沐五天,以此循环。

  同样的,学霸军的战旅和工旅也人人都有口田,他们的口田,将托管给养旅种植,所得收入的一半归人个,另一半作为养旅的管理支度。

  刚一开始,很多人以为梅哲仁这么干只是为了给部属发福利,梅哲仁也没多谈,因为他手里有数项利器,没有发挥作用前还是低调些。

  仅仅口田政策,就引得大量的侬人归附,这些侬人,不是农民,而是一个族群,土蕃里大多数为侬人,应该是后世京、侬二族。

  人心归附不是没有依度的,而是因为口田是无税的,以后也将持续这样的政策,向唐朝廷的进贡,将从农场和商盟的收入里支度。

  除了口田政策,交趾县衙还在城西的西湖和城东的珥湖旁开辟了两块千顷之地,并大肆招募人手工匠,建学苑,将来,这里将完成小、中、大三级学院的建设。

  与之相配套的,是一项学田令。即政府按照教职人员的规模,每员授田五十亩,教职人员的工薪、口粮,将从学田收获,但他们不用种地,而是同样将学田交予农场托管。

  南海国立国始,全员教育是免费的,只要你考得上,就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并强制小学完学。

  有了学田制,那教书匠的收入就高了,计算起来,还倍于学霸军,数倍于荆首。

  梅哲仁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传承知识者的社会地位和回报。

  只有这样,老师才不会撇帚自珍,在教育学生时留一手。

  教职人员定了学士、硕士、博士、国士四等,每升一等则报酬加倍,把肚子里的学识广泛的传播出去,能得好名声,能过上富足的日子,没有后顾之忧。

  这条政策也是为了吸引北边的博学多才又不获重用的在野遗贤。

  此令一出,众皆哗然,也引来了陈蕃主和阮蕃主,现在这二位恢复了汉家苗裔的身份,应该称陈里正和阮里正了。

  陈同和阮进找上门来,先是找到了王福畤,说了他们的担忧,因为这样搞,他们一怕县府收入不足,难以为继,二怕李唐秋后算帐。

  王福畤只得找来梅哲仁,向二位交底说梅哲仁是他的义子,也是学霸军的主事人。

  梅哲仁跟二位客套完没解释他们的问题,而是再给出了商令和工令。

  县府鼓励商事,每从事商业者,定了学士、硕士、博士、国士四等,每升一等则报酬加倍,把肚子里的学识广泛的传播出去,能得好名声,能过上富足的日子,没有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