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燃那把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梅哲仁回到大唐盛世,亦想为华夏子孙谋一个万世不易之基,不管天地世界如何变幻,华夏文明始终能有一条屹立不倒的生存之道。

  这就需要把玄学和科技结合到一起,创立一套新的文明体系,能让玄学和科技并存的体系。

  不要像玄学大行期道时鄙视科技是外物之道、雕虫小技,也不要科技昌明时说玄学是骗死人不偿命、愚昧无耻。

  有自然条件时可以更强,自然条件变坏时也不会变得很弱,这样的社会体制才适合发展,不用总是走回头路。

  这跟王勃的爷爷提出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百家一体是一脉相承的。

  而统治者为何抗拒这样的合流呢?

  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启迪,不可强迫,

  这句话硬是被改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且还不告诉你由通迪,知通折。

  要不是后世有文物出土,谁知道呢?意思都反过来了,跟句读完全无关。

  老百姓都聪明了,都变厉害了,还不早就把他们从皇位上拉下来摔成肉饼了嘛。

  士族也一样,哪怕到了唐代,家里的藏书还是轻易不出借的。

  为什么,知识是他们垄断权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分出去,自己的机会就变小了,总在几家几姓间轮转,哪怕杀得人头滚滚,但总有机会。

  而王家从王勃爷爷开始,一直到王勃,都在笃行教化万民的思路,怎么可能不遭人忌讳。

  儒法相交是个人修养与政治实践相结合,道则是开发人体潜能的方法,释是专攻精神领域的,而诸子百家则是内外皆修,杂合而成,可以延伸到科技领域。

  在各门各派还没有走向极端排斥外道前,就有机会把它们捏合到一起。

  如此方为采百家之长、集众门之妙、内外兼修、以学止霸,给人予更多生存空间的正道。

  人间正道是沧桑,想点火照亮前路可不容易,得有燃料,工业文明的初级燃料不是木柴木炭,而是黑黝黝的煤。

  幸好连老天爷都关照梅哲仁,因为近处有中南半岛最大的露天煤矿,盛产无烟煤。

  后世的越南锦普鸿基煤矿,当前就合浦县与交趾县的交界处,属交趾县所辖,也就是在王子安老爸王福畤的眼皮子底下,当地没有县治,仍是一块无主之地。

  此地属于红河平原,土地膏腴,良田兆顷,适合水稻种植且能一年三熟,是后世著名的粮仓,还有一个深水良港,亦有闻名世界的风景名圣---下龙湾。

  是一块上天厚赐的应许之地,集富饶美丽便捷于一身,每当想起便能让人流口水的地方。

  如果能在此钉下一颗钉子,以此为据进占红河平原,那么养活整个大唐口众的粮食都足够。

  而整个红河平原的煤,哪怕梅哲仁从唐代开始挖,也足可挖到后世,数千万亿吨。

  想到了红河平原,梅哲仁在脑海里画了一幅图,红河平原与大唐内陆之间是隔着十万大山的。

  沿着红河逆流而上,正好是南诏与大唐的边界。

  那里是横断山脉,云横铁岭,从古到今,中原体潜能的方法,释是专攻精神领域的,而诸子百家则是内外皆修,杂合而成,可以延伸到科技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