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准备新的航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另一种设计?”小天疑惑了。

  “换成惯性聚变的方法,直接把聚变元素导入磁场细胞内部,再用激光从细胞的通道两端高速撞击挤压,模拟恒星内部的压力环境,这就能实现可控的核聚变。”

  陈诺简单说了一下更换的核聚变设计。

  这种设计,其实就是地球文明时代的惯性约束之法,只不过把原先的靶丸换成了如今的磁场细胞。

  在地球文明时代,针对可控核聚变的特性,人们提出了三种核聚变方法。

  仿星器,托卡马克,惯性约束。

  因为外界没有恒星内部上亿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力,想要核聚变,这就需要超高的温度。

  但超高温的环境,等离子体的湍流又是一个难题。

  湍流不解决,高温等离子体就会不停地撞击磁场,导致约束的难度直线提升,维持磁约束的能量消耗也指数性上升,最终可控核聚变引擎的能量就会入不敷出,根本无法实际使用。

  针对这个问题,仿星器采用的是软解。

  借助数学计算出湍流的魔性,再借助复杂至极的线圈,做成一个麻花状的约束磁场适配湍流。

  比如湍流要爆发撞击了,嗯,我已经提前预料你要撞击,这个位置的磁场已经提前扩大,你爆发撞击过来,直接有容乃大。

  过了这个拐角,湍流要收缩了,嗯,我也提前预料到你要收缩,磁场在这个位置缩小,压缩体积,维持住聚变元素的密度和温度。

  托卡马克装置,这使用的是硬解,直接点磁场方面的技能点。

  凭借甜甜圈的磁场结构,提升磁场和维持磁场的成本消耗相对较小,只要磁场强度足够强,这样任由你湍流横冲直撞,我自佁然不动。

  但伴随而来的磁岛问题,磁场抵消的问题,解决的难度也不小,最终核聚变引擎的能量效率也会比仿星器低一些。

  而惯性约束,这直接舍弃磁场约束的方案,间接避开湍流的问题。

  采用特制的靶丸,里面充满了聚变元素,再通过激光自四面八方同时照射,压缩靶丸,最终实现聚变。

  这种聚变方法的能量效率,比仿星器和托卡马克两种装置的效率都要高许多,同时也避开了等离子湍流难以控制,磁场强度不足等问题。

  不过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缺点。

  缺点就是靶丸的制造工艺和成本太高了,而靶丸又属于一次性的消耗品,这样可控核聚变总体的亏损还是属于负。

  不过对陈诺来说,惯性约束的缺点根本就不是缺点。

  每一个磁场细胞都是完美的聚变靶丸,而制造成本又是如此的低廉。

  “主宰,这样元素聚变时的瞬间,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磁场细胞也要毁灭,导致核聚变的能量四处散逸,这样要如何利用聚变的能量?”

  小天思考一会儿,提出新的问题。

  “这个简单,你在撞击聚变的区域外围,制造出一个更大的磁场包围住就行了,这样靶丸聚变产生的超高温产物就跑不出去,只能沿着我们预设的磁场轨迹排放利用。

  到时,这些超高温产物无论是用来发电也好,还是用来推动星际发动机都是可以。”

  陈诺耐心的对小天提点到。

  随着,惯性约束的缺点根本就不是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