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章 母凭子贵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铭是怎么看穿这点的?自己身在局中,尚且不自知,杨铭连朝会都不去,他又是怎么看出柳述有问题?

  裴矩越想,越觉得杨铭的猜测完全正确。

  想要削弱杨素,必然需要扶持一个新人上位。

  苏威明摆着不想和杨素对着干,那么又有谁有这个胆子呢?

  除了至尊的女婿,还真就没有合适人选了。

  而且杨素和柳述,本来就有很大的矛盾,上次就听说,杨素出征回来之后,令兵部重新督造一批甲胃兵器,但是柳述当时的回话是:语仆射,道尚书不肯。

  意思就是:告诉杨素,老子不愿意。

  而且杨素当年还嘲讽过柳述的父亲柳机和叔叔柳肃一句话:二柳俱摧、孤杨独耸。

  因为杨坚篡位的时候,柳述他们这一支河东柳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所以大隋建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杨素后来居上,意气风发,就忍不住埋汰了两人一番。

  两家至此结怨。

  裴矩恍然大悟:“你是觉得,柳述会借着整杨素的机会,针对太子?”

  “难说,但是我们要有这个准备,”杨铭道:“这个人,你要多留意着点。”

  裴矩点了点头:“这些话,殿下可曾告诉太子?”

  “没有,”杨铭摇头笑道:“父王若是知道,就会站出来保杨素,甚至收拾柳述,这样做,与至尊意愿相悖,不妥。”

  尼玛啊......弃车保帅呢这是?裴矩忍不住在心里骂了杨铭一句小崽子。

  骂完之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杨铭说的是对的,不能让太子知道,以免至尊与太子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裴矩正色道:“我会多加留意,必不会让柳述将火势引向东宫。”

  你办事,我放心,杨铭起身告辞:“长公主若是有事找你,岳丈大人能帮则帮,为难的话就不必了。”

  “明白了。”

  裴矩当然清楚,杨丽华在背后出力,促成女儿与杨铭的婚事,而且儿子的官爵,也是她帮忙的。

  既有所报,当有所求,杨丽华肯定会有事找他帮忙。

  临走前,杨铭告诉裴矩,吏部掌握着地方官员任命,在至尊眼中,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和杨素不对付,免得杨素继续往地方安排自己人,裴矩显然不是最佳人选,所以至尊也许会打他的主意。

  当然,不会把裴矩怎么样,但是很可能把裴矩刚到手的吏部尚书给换掉。

  裴矩心事重重。

  杨铭返回王府之后,开始给萧摩诃写信。

  明年除了至尊驾崩一事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汉王杨谅造反。

  杨谅在晋阳,攻取大兴的话,河东是必经之地,所以杨铭要早做准备,于是他在信中,要求萧摩诃尽快编练一支人数在五千左右的精锐,

  李靖去年带着河东子弟北击突厥,已经与当地军府结下关系,而且因为损失巨大,很多将领折损,所以军府在补充兵员的时候,李靖在杨铭的授意下,安排了不少自己人。

  所以说,别看李靖眼下只是个河东郡丞,但他已经实际上控制了河东军府。

  杨铭再信任李靖,也不会让他一家独大,而萧摩诃,就是那个制衡李靖的人。

  没办法,杨铭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注定会提防身边所有的人。

  历史上,收拾杨谅的还是杨素,而且杨谅造反,打的旗号也是铲除奸贼杨素。

  翻开史料,几乎所有的造反口号,都不会针对皇帝,因为你敢打这个旗号,底下人不会听的。

  造反,那是叛军,铲除奸臣,那是义军,士兵们还是拎得清的,但是他们很容易被忽悠。

  李渊就是个例外,这小子眼看大隋没救了,直接造反,打的旗号是“废皇帝而立代王杨昭三子,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

  没错,这小子得到了突厥始毕可汗的支持,派遣大将阿史那大奈率兵相助。

  始毕可汗就是启民可汗的大儿子。

  杨铭在给李靖的信中特别嘱咐了一句:蒲津关当驻重兵。

  他眼下的家产,极为丰厚,分出其中三分之二,送往河东王府,三分之一留在大兴。

  杨铭知道,自己不久后就会回来,所以没必要把钱都带走。

  仁寿三年,四月。

  杨铭动身返回荆州,在上洛郡和独孤凤儿汇合后,还是走当年的那条路,于一个半月之后,抵达江陵。

  杨庆被任命为总管府金曹,掌货币、盐铁事。

  杨和被任命为兵曹,掌兵备,兵器,防御事。

  品阶不高,权利却大。

  杨铭也清诃写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