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苛捐杂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崔弘升带着三万人离开高昌之后,驻守在张掖郡,因为他身上有一个任务,盯着点西域。

  大隋北征之后,西突厥要是在背后来那么一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西突厥虽然遭遇大败,损失惨重,但也因为败的太狠,所以与他一起的薛延陀部和铁勒部,依附的更紧了。

  统叶护是个牛逼人,逃回突厥之后,他很快便在众部落的推举下,出任新可汗。

  历史上,统叶护就是整个西突厥的巅峰,版图之大超越前代,乃有史以来西突厥权势最大的首领。

  他返回三弥山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牙帐从三弥山迁徙往千泉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他是担心大隋接着干他,毕竟三弥山,就是今新疆库车县北哈尔克山,距离大隋比较近。

  这个态度,大隋这边是很满意的,而且统叶护也继续向大隋俯首称臣,派人将用来交换契苾歌楞的两万匹马送到了大隋边境,还有一些贡品。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态度转换,脆弱的一批,今天我能称臣,明天我就能翻脸,还是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朝廷派出使者韦节、副使者崔仪,出使西突厥,以期安抚对方。

  毕竟大隋这边的动静,人家估摸着也知道了,其中这个崔仪就是契苾歌楞的汉人军师崔禛的幺弟,崔禛现在混起来了,已经归入统叶护帐下,成了人家的军师,因为去年那场关中大战,崔禛曾经谏言打到武威就不能再往前了,否则大军战线拉长,只有等死的份。

  宇文述等人赶忙说了一番太子保重身体的场面话,这才陆续退了出去。

  徐世绩赶忙道:“太子厚望,卑职誓死报答。”

  历史上他是跟着杨广在江都,一起被杀的。

  虞世基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吗?

  杨铭看着拘束的二人,示意他们放开一点,然后道:

  “武举出身,自当从戎立功,我跟卫玄打了招呼,你们俩这次就跟着他北上,东西突厥的铁骑你们也见识过了,算是有经验的,此番出征,期待你二人能马到功成。”

  因为卖官,等于断了下面士子的上升渠道。

  “臣明白,殿下放心好了,”虞世基笑道。

  “虞尚书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杨铭无力的摆了摆手。

  明摆着人家崔仲方就是表个态,但没有打算争取,意思是告诉别人,你们看,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拗不过宇文述,

  杨约和杨玄感已经都走了,宇文述其实也差不多了,他就等着解决完河西的事情,就会启程往洛阳,毕竟东都是整个北征的调度中心。

  傍晚的时候,这俩人被召入东宫,就在杨铭的殿内吃饭。

  杨铭笑道:“只能拿关中和巴蜀的缺,用来捐输,其它地方都不行,至于怎么个捐法,许国公临行前拟出一个法子,交给民部和吏部施行,要快。”

  债务也是分种类的,有些债,你砸锅卖铁也得还,有些债嘛,就是曲线还债了。

  然后呢,宇文述刚反驳了一句,崔仲方立马不吭声了。

  杨铭笑道:“河西的粮食,就不再征调了,把崔弘升饿着了,后果太严重,号召关中、巴蜀富商,捐输助饷吧。”

  虞世基和裴蕴一样,除了吃饭睡觉,脑子就一直在揣摩领导的意图,杨广是领导,人家杨铭也是。

  “再过一旬,我怎么也得动身去洛阳了,关中的事情你不能全指望我啊?”说着,宇文述朝于仲文使眼色,意思是你让太子给你想办法。

  殊不知李靖故意把他们往里面引。

  擅于揣摩人心的,往往有着极高的情商,虞世基道:

  虞世基做为于仲文的行军长史,其实不算合格,毕竟这小子根本不会打仗,但是人家呢有个长处,我不懂的事情绝不插手。

  所以杨铭得解决这件事情,他不愿意背债,当然,跟他爹一个尿性,也不愿意还债。

  虽然是个奸臣,但是在皇帝眼中,忠心的奸臣那也是好臣子。

  没有这份通透劲,也不会成为皇帝的宠臣。

  宇文述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不要脸的法子,拍案叫绝:“这个法子好啊,关中经去年一场大战,各郡县衙门出了不少缺,巴蜀粮食富足,又都在本土豪族手里,他们肯定愿意。”

  “其实算,”虞世基已经猜到杨铭想干什么了:“眼下出缺的位置不多,将来有缺,可以优先考虑他们两个。”

  宇文述赶忙点头,眼下已经是二月份了,四月下旬,于仲文就得动身了,也着,宇文述朝于仲文使眼色,意思是你让太子给你想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