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诸夏破徐淮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眼见淮夷人彻底溃败,洛仲数下令全军保持阵型追击,务必要将更多的淮夷人留在这片平原之上。

  军队一旦溃败就是待宰的牛羊,在联军的一路掩杀之下,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淮夷人死在了这片土地上,洛仲数只能看到整片大地都被鲜血染红,甚至就连不远处的湖泊都被汇聚成小溪的血水染红。

  淮夷人攻城那么多天的伤亡都没有今天这一场大,无数的尸体横陈,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惊恐的表情。

  尤其是楚国就在他们身后,想要逃跑都堪称上天无路,一场击溃战硬生生的打成了歼灭战。

  随着淮夷人退去,联军中受伤严重的士兵就地治疗,留下一部分人继续驻守应国、许国,虽然淮夷人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卷土重来,但处于谨慎还是要预防一下。

  剩下的军队在洛仲数的率领之下,穿越陈国国境,来到了宋国与徐国的战场之上。

  宋国、郑国、陈国都是诸夏中的大国,尤其是宋国、郑国,都是不逊色于洛国的大国,郑侯更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是却都在徐国面前吃了大亏。

  原因第一是徐国实力确实雄厚,在很多方国的支持之下,有了与三国掰手腕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僭越称王的徐国君主太勐了,就连郑伯这种自持勇武的在他面前也不是对手,一把长戈纵横无敌,一手箭术堪称神射,就是因为他,现在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敢上前冲锋。

  相反对方的将领率领着精锐在战阵之中纵横来去,每每都能撕开己方的防线,造成巨大的杀伤,甚至有一次差点让对方把前军打炸,这之后就再也没用过奴隶兵,生怕奴隶兵被对方裹挟着直接冲击己方的营地。

  洛仲数来到这里之后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不过随着洛仲数的到来,联军的实力增强了一倍不止,已经能够凭借硬实力碾压徐国军队。

  徐王很明显与淮夷不同,淮夷是退无可退,不得不与拥有优势兵力的洛仲数决战,希望能够战而胜之。

  但是徐王是有退路,只要退回徐国,周军若是敢追来,便借着徐国的地利痛击这些中原的军马,若是周人非要死磕,徐国可以退到南边的城邑之中,联合淮夷部落,隔着大江天险,不熟悉水站的中原诸侯只能望而却步。

  这时的徐王已经收到了淮夷败退的结果,就连原因也已经得到。

  “楚王真是目光短浅的人啊,难道周人会真的接纳你吗?

  他们是如此的傲慢,自以为得到了上天的卷顾。

  想要贪婪的将所有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统治,想要让所有的部族都匍匐在周礼之下。

  大邑商永远不会屈服!”

  徐王在军帐之中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但虽然嘴上叫嚣的利害,但对于现在的局势他还是很清楚的,毫不犹豫的将贵族们叫来,让他们准备撤军。

  好汉不吃眼前亏,徐王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洛仲数他们当然不可能让徐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退走,立刻指挥着士兵们追杀,徐王不得不留下三分之一的军队断后,他自己则试图带着大部分的精锐乘坐渡船离开这里。

  没想到身后突然传来了喊杀的声音,一看当先飘扬的旗帜竟然是吴国!

  徐王这一下真是亡魂皆冒,吴国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周朝是什么时候调动吴国前来勤王的。

  他一个殷商后裔,又怎么懂周礼的伟大呢?

  两百多年的夏夷之辨,在诸夏与夷人之间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沟壑。

  所以洛成只要派出一个幼子在楚王面前论证一番,就能让楚国放下与周王室之间的百年恩怨。

  同样,他只要修书一封,允诺吴国重新回到诸姬的阵营之中,就能让吴国兴兵伐徐。

  这就是周天子所行走的王道之路!

  ……

  礼以道其治,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