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四境之内,六合之中!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两人一听这话就觉得非常在理,是啊,我们手中有皇帝,还是正规流程册封的列侯、重号将军,我们才是正经的官军啊!

  那些关东诸侯都是自封的官位,汉室还没有灭亡就自立,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因为对李傕郭汜有用,刘协的生活水准因此变好了一些。

  张济不愿意和李傕郭汜混在一起,于是逃到了弘农郡就不再向前,关中一下子涌入了这么多西凉军,关中士族当然有些紧张,生怕这些西凉军在关中纵兵劫掠,大开杀戒。

  士族为什么要寻找明主?

  因为士族总体来说是要生存的,明主有脑子,懂得什么叫做合作,只有遇到明主,士族才能生存下去并且争权夺利。

  士族最怕遇到的就是那些完全没脑子得过且过的军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杀,这种军阀完全就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

  问题是军阀想死随意,士族不愿意和他同归于尽啊!

  李傕郭汜在关中士族看来就是这种,杀关中士族对李傕郭汜没好处,但李傕郭汜很可能做出这种事。

  洛空请动天罚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关中来,所以关中士族不清楚。

  李傕郭汜在阵前亲眼见到董卓被天罚而死,早就吓破了胆子,之前在洛阳都只敢劫掠不敢杀人,进了关中自然同样不敢。

  见到这些西凉军只要财货,关中士族略微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些西凉将领还是能交流的。

  以西凉军为完全意志的长安朝廷建立,李傕郭汜当即就是一顿封官,试图缓和己方与天下诸侯的关系,顺便试探一下皇帝到底有没有作用。

  ……

  凉州。

  从董卓率领大军离开这里之后,凉州就显得略微荒凉了一些,董卓曾经是凉州最大的军阀,但不是唯一的军阀。

  divcss="contentadv"在董卓前往中原之后,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暂时放弃了凉州,随着董卓兵败的消息传来,尤其是李傕郭汜建立长安朝廷之后,凉州军阀顿时就有了异心。

  李傕郭汜待在三辅,这里地处偏远,虽然远不如洛阳天下之中,但比之凉州还是繁华许多,于是二人都不愿意返回凉州,便册封凉州军阀为列侯,还封为将军,正是马腾韩遂二人。

  马腾韩遂见到朝廷愿意承认二人的割据地位,再加上这是正统的汉室皇帝册封,于是欣然领命,就在凉州割据。

  当初董卓前往中原时,带走的凉州青壮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征召,直接便宜了马腾韩遂二人,两人又前往羌人部落之中。

  在汉人的眼中,羌人和胡人是不同的,正如大多数人称呼昭城洛氏为周族一般,羌人的地位还是颇为特殊的,虽然不是汉人,但也不算是蛮夷,比西域人的地位还高一些,属于可以统战的对象。

  马腾就有羌人的血统,并未因此而受到歧视,所以两人在得知董卓已经死在了洛阳之后,不仅仅接手董卓的士卒,还要接手他的羌人盟友。

  可谓是董卓跌倒,马韩吃饱!

  ……

  自凉州再往西,从洛空率军进入中原开始并且遭遇不利开始,西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西域将近一半的精锐都被洛空抽调,西域的混乱不是从胡人开始的,而是从乌孙国和大宛东国。

  洛空前脚离开西域进入凉州,乌孙和大宛的贵族便直接废除了原先的刘氏诸侯王,建立了新的国家。

  这两个国家在最初基本上都是纯汉人组成的,当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不是纯粹的汉人,就算是汉人,也和中原的汉人有了很多的不同,毕竟就连无双侯国都不可避免的有了极多的改变。

  大宛改名西夏,即天下极西的诸夏,乌孙改名中夏,即天下之中的诸夏,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双方之间的不对付。

  西夏在立国之后就开始了原大宛国的统一计划,撕毁了原大宛东国、西域都护府和大宛国签订了一切协议,西夏国主的目标是三年之内统一整个盆地,不过三年过去了,这个目标还没有达成,依旧在乱战之中。

  相比较西夏国,中夏国的征途就很是顺利,中夏处偏远,虽然远不如洛阳天下之中,但比之凉州还是繁华许多,于是二人都不愿意返回凉州,便册封凉州军阀为列侯,还封为将军,正是马腾韩遂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