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回家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和孝惠皇帝还不一样,孝惠皇帝其实是相当有主见的,只不过前有高皇后,后有洛文王,显的他不行了。

  洛阳城中还有一个皇子,是灵帝的嫡次子,现在定然已经被那群逆贼迎立为皇帝。

  无双侯因为自己的私欲,而使刘辩为帝,这是置天下于不顾啊。

  刘辩是真不行!

  殿中董卓毫不顾忌的剑履上殿,坐在左首第一,洛空一身袍服跪坐在右首,董卓望着洛空笑道:“无双侯是要跟在陛下身边前往洛阳吗?”

  我们既有灵帝授权,又有纲常法统,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边境是个人物,但放在洛阳城,却算不上什么,谁会去在意呢?

  洛空以及刘辩和唐姬坐在一辆马车之上,洛空对刘辩几乎是形影不离,生怕董卓对刘辩下手,刘辩和唐姬一左一右坐在洛空两侧。

  因为边郡武人作为一个形容词,其中包含着反复无常的含义,这是整个天下对这些边郡武人的印象,无论是凉州、并州、幽州还是西域,当然,无双侯是例外。

  朝廷不要,他们就流向地方;地方再不要,他们就会往外走,去其他列国;造反推翻朝廷;甚至极端一点的直接投奔外族反攻中原。

  何太后与一干汉室老臣都面带寒霜,气压低的甚至能冻结人心了。

  说完又向刘辩行礼,然后直接离开了殿中,殿中的侍卫一个个身着铁甲,全都是董卓的人,可谓是小心谨慎到了极点。

  而且刘辩懦弱,没有帝王的气象,怎么能够主导天下呢?

  唉。

  董卓颇为健壮的身躯走出宫门,李儒紧随在其后,他望着天上的骄阳,裹了裹身上的锦袍。

  刘辩绝对想不到前一段时间还恭恭敬敬迎立自己上位的董卓,这么快就想要换掉自己。

  洛空面带复杂的望着李儒,每次见到李儒他就愈发明白为什么家族一直强调德行比才能更重要,这些天才人物作恶的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

  进入洛阳,执掌天下,汉廷崩摧,张角升天,这是上天在襄助我董卓啊。

  听到李儒的话,洛空径直回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李文优,你太极端了,而董卓,他不配去完成你的理想,你的主公选择错了,伱的大业会成为一片泡沫,化为乌有。

  选择董卓不如效忠你面前的大汉皇帝,至少你对陛下好,陛下一定信任你。”

  单论心性的话,李儒和贾诩是差不多的,都擅长阴谋诡计,而且下手不择手段。

  因为不仅仅是何太后,殿中也有许多不认识董卓的人。

  然后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文优,我们走吧,去洛阳。”

  李儒见到洛空并没有反驳厌恶豪门贵族的那一条,但是却直接否定了自己和董卓这两个人,又抬头盯着皇帝望了一眼,拱拱手,没再说话,直接转身走了。

  ……

  太傅兼尚书令,董卓算是一步走到人生巅峰。

  何太后望着殿中群臣,然后问出了一个略显怪异的问题,“这个董卓是什么人?”

  当年匈奴变强就和汉人的投奔有不小的关系。

  话音刚刚落下,就听到殿外有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信使手中高高举着一封类似于信件的东西,匆匆走进殿中,然后径直跪下,大声道:“皇太后陛下,这是董公所送进来的信件。”

  一个边郡武人,若不是大变,一辈子都进不了洛阳的边郡武人。

  一直面无表情,眼神之中带着阴冷暗沉之色的李儒闻言竟然微微扯起了一个笑容,只是这笑容略有些阴恻恻的,看的董卓都是一个激灵。

  当西凉铁骑的前军踏破河东时,整个洛阳朝廷都如临大敌起来。

  董卓在面目不狰狞的时候,看起来还是颇为和善的一个胖子,现在的表现丝毫看不出来他曾经和洛空生死相向,甚至差点就一刀将洛空砍了。

  这句边郡武人一出,基本上就给董卓的洛阳之路定了性,那就是不能相信董卓。

  但是现在,一个边郡武人竟然敢马踏河东,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李文优,你太极端了,而董卓,他不配去完成你的理想,你的主公选择错了,伱的大业会成为一片泡沫,化为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