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我恭敬的执行上天谕令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的洛空心乱如麻,说完这一句之后就径直回到阵中,一道声音留在原地,“无论天命与否,勤王大军在此,还请来战。”

  回到阵中之后,贾诩低声道:“主公,刚才不应该说那一番话的。”

  洛空则低声道:“文和,若大汉天命真的不在了,这天下会走向何方?”

  贾诩闻言整个人身体都在抖,他强行克制住自己的表情和身躯,眼底是浓浓的不敢置信,望着洛空,声音突然嘶哑起来,“主公,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推演,现在是得不到结论的。”

  洛空深深地望了贾诩一眼道:“文和,这天下的重担,若是我不能担住的话,就为你写信到昭城去。”

  贾诩心中掀起了无尽的惊涛骇浪,不知道洛空为什么突然这样,他心中有些猜测,但是又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之中,那个张角到底是谁?

  为什么他说的话,主公竟然就连质疑都几乎没有,而是直接以汉廷天命已失为事实来思考问题呢?

  贾诩已经来不及细想了,诸位勤王诸侯都来不及细想了。

  因为洛霄站在万军之前,马槊之上还残留着六位万人敌的血迹,他一人独战六人,战而胜之,太平军士气正到了顶点,而汉军本就因为失士气有些低落,现在又亲眼目睹了张角无敌的身姿,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洛霄怎么会放弃这样好的机会呢?

  斗将这种事情,不能总是想着赢,而是要想着输了之后,造成了士气低落怎么办?

  汉军诸侯很明显没有想,那现在就要承担后果了,洛霄骑在马上,手中马槊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向前一挥。

  咚咚咚!

  咚咚咚!

  壮阔激烈的战鼓之声在太平军的阵营之中响起,太平军最精锐的步卒在密集的鼓点声中,按照之前的操典,举盾向前压,整齐划一,井然有序,一看就是天下少有的精锐。

  尤其是最前面的步卒,身着最厚的甲胄,都是膀大腰圆的勇士,能够一手提着大盾,一手握着刀剑攻击。

  这可是洛霄竭尽所能从无数的州郡武库之中抽调装备才组建的重甲营。

  在冷兵器的时代,骑兵被称作王者,但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骑兵的优势当然有许多,但重甲步卒实际上才是战斗力的巅峰。

  昔年魏国的魏武卒就是这种产物,敢战士算是半个,因为敢战士骑马。

  对一个强大的势力来说,这两者就像是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尤其是重甲步卒的成本相对来说没有重甲铁骑那么大,一般数量会更多一些。

  现在洛霄花费巨大代价打造的重甲步卒就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节。

  整个太平军,不,应该说整个太平道,洛霄对太平道的改造就是从组织度开始的,太平道是典型的军民一体,从太平道中抽调青壮进行操练,同样是从组织度进行改造。

  组织度强的军队战斗力就强,这就是洛霄从无数兵书之中得出的结论,在兵书中用令行禁止来形容,很多将领都会特意训练士兵服从命令的特性,但是洛霄直接从怎么能够让士卒服从命令的根本原因去改造。

  太平军的战力提升的这么快,就是因为这样,令行禁止这种东西,在步卒身上是最能体现的。

  当然周武王在进攻商纣王之前,就在誓师大会上,要求士卒们进攻七八步,然后就要停下来整理,要跟随战鼓的声音前进,现在太平军士卒同样在声声战鼓之中,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而去。

  如果从侧面看去就能够看到太平军第一排士卒手中的大盾几乎是一条直线,没有任何一个士卒领先身位,大盾之间只留有比较狭窄的缝隙,是为了让第一排的士卒能够挥舞手中的长矛以及长枪,但是第二排的士卒同样会举起大盾将这条缝隙堵住,根本不会给敌方的弓箭手任何机会。

  面对太平军步卒的稳步压制,皇甫嵩知道自己必须应战,汉军的战鼓之声同样开始响彻,这一次他将朝廷主力放在了正面,因为他意识到了危险,这太平军的步卒有些精锐,诸侯面的步卒,身着最厚的甲胄,都是膀大腰圆的勇士,能够一手提着大盾,一手握着刀剑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