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儒家道统?拿来吧你!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道是老祖素王所提出的,《王道、《王制、《周礼这都是流传至今的古籍,一切王道的思想都从这里而来。

  经过先祖明公作《洛语,《洛宫春秋发扬光大,直到孔子横空出世,他阐述了素王和明公的王道,然后提出了仁的定义,还续作了《洛宫春秋。

  最关键的是,他的弟子之中有太多的贤能之人,这些人将儒家传播开来,还不断地开拓,洛国学宫之中,十之五六都是儒生,就是明证。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儒家的源头握在手中,要明确素王在儒家道统之中至高的地位!”

  从孔子出现,洛国公室就一直关注他,历代洛侯都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最能风行天下。

  因为孔子认为天下虽然纷乱,变法图强没有错,但天下终究是要安定的,所以执行政策就一定不能极端,必须要在结束乱世的基础上,还能很快的转变到治世上。

  可惜列国君主只想结束乱世做天下霸主,统合六合八荒,根本没想过统合之后的事情,于是他遭遇了无数的失败。

  洛又自然知道儒家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洛长的想法却觉得有些不妥。

  “国君,难道您是要将老祖素王列入儒家圣贤之中吗?

  这怎么可以呢?

  虽然儒家是能传世千年的学说,但素王至高至圣,是天上之人。

  人间道统怎么能容下素王的伟大呢?”

  洛长摆摆手笑道:“叔父多虑了,素王是万法之源,万家之首,圣中之圣,天地之间一切道理的源头,当然不会仅仅做儒家的圣贤。

  真正要做儒家圣贤的是先祖明公,就如同先祖毅公为天下纵横之人所敬拜一般,先祖明公应当让天下儒家弟子敬拜才行。

  道统素王第一,明公第二,孔子第三,再将从明公时起至孔子之时的贤者和孔子门徒之中的佼佼者,挑选出作为儒家先贤,编撰成儒家经典流传后世。”

  先祖明公?这倒是很合适!

  孔子生前就非常的尊崇明公,作了《洛宫春秋集注,还续写了《洛宫春秋的下半卷,这都是弟子才会做的事情,完全可以将孔子视作明公道统的继承人。

  洛又忍不住赞叹道:“国君,您的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儒家子弟之中本就有无数的公族子弟,很多儒家子弟本就觉得儒家出自洛氏王道,这个提议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拒绝。

  况且现在的天下列国,儒家处境本就不佳,这是法家和纵横家的天下,是兵家的棋盘,儒家只能托庇于洛国。

  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了。”

  儒家的学说是如此的不合时宜,面对洛国递来的橄榄枝,自然会立刻涌上来。

  那些不愿意的,在汹涌的大势面前,会直接被抛弃。

  洛长将桌桉上的竹简推到洛又面前,“叔父,这是孤划定的孔子门徒中的数人,可以作为儒家先贤列入典籍。

  还请您将现在儒家之中主事之人召集,将此事告知于他们,儒家先贤的排列还需要他们出力。”

  孔子,伟大的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