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雨公子(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起灵!”

  随着礼官的一声尖叫,长长的送葬队伍开动了。一些无所事事的老爷、公子、姑爷、少爷、姑奶奶、老太太、姑姑、太太、姑娘、少奶奶们,足有二百多人,送灵车缓缓前行。

  门阀郡主,如果没有特殊功绩,只封“兴国郡主”,正四品。按照《大梁礼》,门阀郡主死算作薨,内侍省和礼部也会派来礼官,举着皇室才会用到的仪仗。

  送葬的队伍走出清化坊大门就变短了,因为一些年纪大的人,不会继续送下去。这时坊门口传来一阵哭声,一群婆娘或真心,或同情,或敷衍地嚎叫几声,算是最后一次与郡主告别。

  “好了好了,别哭了。该上车的上车,其他人可以散了。我很忙,没时间留在这里。”

  埋葬郡主的地方比较远,唐宽也没准备那么多车让他们坐,所以大部分人又都回到清化坊。

  唐宽扶着曹老太太,忽而嬉皮笑脸,忽而一脸苦涩无奈,不知说着些什么。行不多时,来到侯府门前。这时见内侍省太监来找。太监认识唐宽和曹老太太,大老远的就打起了招呼。

  见是东宫小太监吕石,唐宽向前一步行礼,吕石还礼,再走两步,向曹老太君行礼。

  曹老太太一改方才严厉之色,一脸慈祥地道:“小吕公公匆忙而来,所为何事呀?”

  吕石道:“去年冬就不下雪,今春又不下雨,眼瞅着是个旱年。韩皇后有些急了,要举办求雨法事。可皇帝和太子都很忙,无暇举办,于是启用当年张真人的办法,民间求雨。按照惯例,这次轮到唐家来办。”

  “呦,又要选‘雨公子’啦?”曹老太太回忆着说:“若没记错,上次选雨公子,还是六年前的事。那次的雨公子是孟家的一位赘婿姑爷,好像姓田,叫田敢吧?哎呦,那小伙子长得可是好啊,好似玉人一般。”

  吕石笑道:“老太君记性恁地好了,咱家看过礼部文书才想起来,老太君您却记得真切。”

  “嗨,那时候你才几岁,不记得也不奇怪。”曹老太太瞥了唐宽一眼,唐宽正在对她挤鼻弄眼,她明白唐宽的意思,于是叹了口气道:“可是,现在咱们唐家爷们正在外头打仗,家里没钱啊。不是我老太太哭穷,你看这安乐郡主的葬礼,都办得如此寒酸。我这老脸,都要挂不住啦。”

  吕石满脸同情地点点头道:“皇后娘娘已经考虑到了,故而答应让户部拨款。唐家先办着,一会儿户部官员就会过来。”

  在他们说话时,苏瓶早已跟着唐梅回到一枝春阁。现在,人们都简称这里为春阁或梅阁。

  苏瓶带着甄平儿、王锦儿、朱桃、冯蝶四个认识字的丫鬟,还有唐梅的侄子唐柳、唐青、唐肥,组成监察小队,在三大仓到处检查工作。

  后来,唐梅又招募了三个识字的丫鬟,跟着苏瓶的队伍下去检查,同时也是在熟悉大仓的工作。而这帮人,将来就是唐督办的主力干将。要用他们替换原来的那些硕鼠。

  唐梅也是有些从政头脑的,她知道,要想替换掉原来的三位协办,就不能得罪三位协办的父亲或祖父。因为那些人,都是宗正府的老爷。

  所以,唐柳、唐青、唐肥也都是从那些老爷们家里选来的。只不过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唐梅的亲自教导。而且这三个小伙子,本来口碑就不错。

  虽然他们辈分小,可年纪都比唐梅大。但也没大多少,最大的唐柳也不过才二十二岁。

  年轻人往往要比中老年人更有正义感,这也是苏瓶给唐梅出的主意。

  年纪看起来只有十八岁的赘婿姑爷,带着一群年轻男女在三大仓库里兜兜转转,在这几天的接触当中,无人不觉得这位赘婿姑爷拥有超乎年龄的成熟,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短短的几天里,在苏姓赘婿的带领下,先后开除三个调度,四个仓库监。

  平时赘婿笑呵呵的,可如果有人胆敢冒犯他的权威,他也会变得声色俱厉。赘婿完全按照规则办事,把那帮人训得哑口无言。

  不过呢,在甄平儿看来,这入赘姑爷也是蛮滑头的,比如他编写的防火条例,明明就是故意找茬的条例。今个他们去到东大仓,准备在这里找些毛病出来。

  这时从梅阁跑来一名小厮,招呼赘婿回去,说曹老太太要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