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辅汉将军府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每一个都是遵纪守法的人。

  关键不是他们。

  而是下边的千户、百户。

  辅汉将军府的官吏。

  县令,以及县令属下的官吏等等。

  俗话说的好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别看三县之地还是弹丸之地,但是官僚系统,也已经极为庞大了。

  吴年抬头看向了刘知行,问道:“知行。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刘知行点了点头,朝着门口大叫道:“雍有。进来。”

  “是。”

  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响起。紧接着身穿蓝色长衫的男子,端着一个盘子走了进来,上方是用红布包裹的印信。

  吴年伸手接过了印信,抬头看着汪由校。

  汪由校掀起衣襟,跪在了地上,弯下腰,举起双手在头顶。吴年脸上露出郑重之色,缓缓的把印信交给了他。说道:“很重啊。接好。”

  “将军放心。属下必定肝脑涂地。”

  汪由校深呼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道。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他也觉得手上的印信,如山河一般沉重。

  驱逐鞑虏,光复辽东啊。

  “嗯。”吴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回到了座位上坐下,也让汪由校坐在了文官的位置。

  刘知行之下,张海平之上。

  吴年再扫视了一眼堂内文武,露出了满足之色。

  长史、司马、功曹、参军、县令、校尉。

  这一下,才是八仙归位了。

  “知行。等一下你来安排由校的办公房。并把官吏名册交给他。任由他挑选,功曹房的官员。”

  说到这里,吴年低着头想了一下,说道:“由功曹统帅的官员,暂定为四十人。”

  目前他治下的三座县城,互相路途不远,但是道路阻隔。这些官员会散去地方,风闻言事。

  调查军队、文官系统,最后事情统筹在汪由校的手中。

  其实就是朝廷的御史。

  辅汉将军府,号称是小朝廷,乃是实至名归。

  “是。”刘知行恭敬应了。

  事情就是这样了。吴年让众人都下去,文武各行其是。

  “随着功曹归位。我的辅汉将军府,就更能运转如意了。我也可以进一步做个甩手掌柜了。”

  “有可以信任的官员、兄弟,那可真是太好了。”

  “要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办。那实在是太累了。哪怕是皇帝给我当,我也不想当啊。”

  吴年这一趟走的有点累,山路不好走啊。但是心里头却是舒坦的,笑着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

  “接下来。就是看时局变化。还有我的新战兵,训练的怎么样了。尤其是各部校尉的,自己的重甲重斧兵。”

  “算算时间。怎么也要等到秋收之后了。”吴年活动了一下筋骨后,迈开脚步离开了堂屋,往后宅而去。

  睡一觉吧。

  真的有点累。

  时光如梭,夏去秋来。

  秋收将近,而吴年的新战兵,在各部校尉的率领下,在辅汉将军府的肉蛋米大力供养下。

  兵丁人人强壮,战斗力直线上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