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条新的销售渠道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要的就是一个态度,这个态度,也决定宁江无线厂能走多远!

  宁江无线厂招销售员的事,几乎在一天时间,便传开了,陈灿也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热情。

  就在招工消息传开的第二天,一大早,陈灿还在睡梦中,便被人喊醒了。

  陈灿一看时间,才早上七点半,一询问才得知,一大早,工厂门口,就围着数十个年轻人,而且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朝无线厂赶来。

  到了早上八点半的时候,工厂外面已经围了超过两百人。

  陈灿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阵仗,看着很多年轻人风尘仆仆,一询问才得知,竟然还有从四十里外的农村赶来的,他们一大早就骑自行车,风尘仆仆只为了这个机会。

  陈灿为这个时代,感到庆幸,也为这个时代感到悲哀。

  还是工作机会太少了!

  陈灿随即便组织人员开始面试。

  陈灿设计了一些后世常见的销售题目,大多都是一些开垦思维的题目,二十人一组,轮流进工厂会议室进行面试。

  陈灿需要的是脑袋活络的年轻人,对其他方面并不看重。

  这个年代,讲究根正苗红,讲究出身,讲究很多后世难以理解的规矩。

  在陈灿这里,统统无效,他只看重一点,脑子灵不灵活,会不会变通。

  陈灿这种面试方式,可谓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陈灿面试很快,几乎十分钟不到,就面试一轮,通过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陈灿提出的问题大多不相同,甚至有时候,还让大家介绍自己对销售工作,有什么看法之类奇怪问题。

  有些人一张口就是伟大的啥啥,大表忠心,接着就是唱红歌,读X选,陈灿搞得头昏脑涨。

  这些人,陈灿一个都没通过,反而有些年轻人,让陈灿眼前一亮。

  比如一个叫王燕的年轻妹子,陈灿询问对方,如果让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推销宁江无线厂的收音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方法销售?

  陈灿万万没想到,对方给出的答案,让陈灿灵机一动。

  王燕给出的答案是,她会去寻找当地的黑市,通过黑市,把宁江无线厂的收音机卖出去。

  王燕这个回答,很大胆,把其他应聘者都吓得离她远远的。

  的确,黑市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禁忌问题,虽然人人避讳说这个问题,但是很多人都听过,甚至去过这个地方。

  这样的交易市场,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陈灿曾经在吉春,也去过几回。

  里面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农村很多卖鸡蛋的老太太最爱那种地方,城里人卖点粮票啥的,领导家卖点烟酒啥的,还有很多工厂发的福利,自家用不完,也在黑市卖了。

  经济越不景气,黑市越活跃,吉春市的黑市,如今已经形成规模,很多厂里发不出工资,拿自家产品抵工资,这些产品,最后基本都流入黑市了。

  随着改革开放后,商品开始丰富起来了,这些黑市陆陆续续被市场经济取代,最后形成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路边市场。

  王燕的想法,也给了陈灿一个新的思路,或许,这也是一个思路。

  黑市当然也有卖收音机的,甚至电视机都有,但是基本都是二手货,而且也只是偶尔才能碰到有人卖。

  如果在某些大城市,这些地下渠道,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那销量一定不会太低。

  老百姓买收音机,在百货大楼买,和在黑市买,有什么区别?

  其实没多大区别,宁江无线厂也不管买方是谁,只要你给钱,我就能卖!

  嘿嘿,这个想法很新颖!

  陈灿甚至把思维扩散了,他甚至想到或许可以通过走私贩子,未来把宁江无线厂的产品,反向走私到港澳台地区,甚至到国外。

  依靠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很有价格优势,完全可以做到反倾销!

  陈灿对这个想法,是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这个王燕,陈灿觉得还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于是毫不犹豫给了对方通过。

  整个上午,陈灿面试了超过三百人,最终通过第二轮的,不到五十人。

  但是显然,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几天,还会更多年轻人听到消息赶来。

  宁江无线厂的工人,是宁江原先几个效益不好的国营厂分配过来的,好在黄江也把了一下关,这些员工年龄都不算大。

  目前一起有三百人,但是这点人,陈灿觉得肯定不够,当然,普通工人完全不需要太急,需要时,随时可以招满。

  他这次准备招三百名到五百名销售人员,这些人会通过简单培训后,随即按地区分配到全国,当然,目前还是以东北三省的市场为主。

  因为陈灿这才招工人数实在太过庞大了,很多人都不理解。

  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要这么多销售人员有何用?

  在这个年代的时代观念中,销售人员,就如同商场里的柜台员,根本不需要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