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孙元化之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现在的楚行尚且不知道,近在咫尺的淮安府城内的刘宇烈和宋统殷,早就将大乾的武器样本送到了江浙一代,让那些工匠仿制大乾的火器。

  事情的发展,不仅仅是超出了楚行的控制,也超过了自作聪明的宋统殷的控制。

  因为大乾火器好用这个事儿,不仅仅是他宋统殷心里清楚,朝中大臣们也一清二楚,这一次朝臣们打的算盘就是以大乾的火器,打压大乾。

  这要是登上一段时间,大乾无法攻克淮安府城,到时候说不准南直隶一水的大乾火器。

  楚行的最新王命,除了要求立即撤离青州府那边儿的工匠之外,还给第二兵团下达了新的指令。

  命令第二兵团如果近期内无法攻克济南的话,那么就暂且放弃济南,务必阻击湖广、河南的明军。

  万一无法保证青州府的安全的话,那么就尽可能转移青州府的人员、物资,守住莱州府、登州府、青州府的南部大山,尽可能的保证兖州府的安全。

  如果第二兵团完蛋了,莱州府、青州府完蛋了,那么楚行还搞什么南下啊,得立刻回援,用来抵抗湖广、河南的明军南下。

  要不然的话,明军就能够复制自己当初的南下路线,一路攻打海州、安东等地,沿着水系杀到自己的屁股后头来。

  楚行的王命很快就被军报使者带走,并通过军方的驿站体系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海州,向青州府乃至济南方向传递。

  大乾王朝的驿站体系其实就是建立在明王朝的驿站体系之上,同时进行了加强,基本上间隔十公里设立一个驿站,军报使者们带着军报骑马飞奔,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人换马,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快速传递。

  这种速度的传递,一天时间能够行进大约三百里左右,而这还只是普通的加急!

  如果是紧急军情的话,甚至能够做到一天传递五百里甚至八百公里,当然了,如果是要一天传递三百里的话,那么驿站里的马匹还能坚持,如果是五百里的话,那么驿站里的马匹执行了一次任务后都得休养一段时间,如果是八百里加急,那基本上马匹都是要跑废的。

  不是特别紧急的极端情况下,是不会用八百里加急,甚至五百里加急也不会用,顶多就是三百里加急了。

  此外这种驿站传递的模式也是耗费极大,目前大乾王朝也就是在青州府到莱州府,然后到淮安府,再到淮安府城这边这一条主要的路线上依靠军方支撑设立了密集的驿站体系,可以做到八百里加急外,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三百里,少数路线能够做到五百里。

  楚行对信息传递是极为重视的,和明王朝对驿站的兵丁极为鄙视不同,楚行把驿站体系直接纳入了军方体系,由现役士兵充当军报使者,并且授予了这些军报士兵较高的军衔以及权力。

  通常军报使者都是士官军衔,而且如果遇到有人干预阻拦前路,可以直接击杀之。

  而靠近前线路段,更是由军中的传令兵负责军报的传递,这些可是真正的骑兵,寻常人如果胆敢阻拦他们,他们可是会毫不犹豫的直接拔刀砍人!

  王命被送走后,楚行继续对着地图看了一眼,然后咬了咬牙下了决心!

  这淮安府城城不能再拖下去了,而绕过去也是不可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哪怕是付出惨重的伤亡也要把淮安府城给打下来,这样不仅仅是代表着能够拔掉南直隶地区最硬的一根钉子,同时还能够扫清继续南直隶南下的道路,而不用担心后背被人捅一刀。

  此外解决了淮安府城之后,到时候派遣部队南下扬州府的同时,自己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部队来,北方海州,增援到青州府和莱州府,甚至直接杀入河南、湖广。

  只要拿下淮安府城,只要解决了淮安府城这数万明军,那么整盘棋才能够活过来,而不是和现在这样处处受制于人。

  这个淮安府城,就算是第一兵团的将士死光了也要拿下来,不对,应该是说:哪怕死光最后一个守御部队将士,也要打下淮安府城!

 &传令兵负责军报的传递,这些可是真正的骑兵,寻常人如果胆敢阻拦他们,他们可是会毫不犹豫的直接拔刀砍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