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州之战即将打响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接下来便是讨论后期的战事了。

  李大虎预料的没有错,后续的明军援兵看到宋统殷亲自率领的一万两千大军都惨败了,那里还敢继续北上啊,一支支明军都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步伐。

  根据大军所派出的侦骑所得到的情报,之前从李家码头惨败撤退的明军残部已经是一路逃回了安东县。

  而后续从南直隶陆续增援的几股明军援兵也是跑到了安东县和这些明军残兵会和,此时李大虎也是终于是知道了,之前被他所击败的这支明军的统帅是伪明淮安府巡抚宋统殷,不用几天时间,安东县重新集结起来的明军已经是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此外,从凤阳府地区增援而来的明军,也暂时止步于睢宁,这一批明军的数量也不算少,约有八千人。

  而且这两个地区的明军还在持续不断增加中,据传淮安府巡抚宋统殷经过李家码头惨败后,镇定思痛,已经下令进入淮安府各部明军严防死守,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尤其是淮安府,亦或是凤阳府、扬州府陷入战事。

  同时还开始大规模的就地征召大量的青壮。

  相信,用不了多久,睢宁和安东区域的明军,就能各自突破两万以上!

  此时,淮安府明军和大乾王师南下部队,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三角构架,大乾王师在北边的顶点,而淮安府明军则是在底部的两个点。

  双方都占据着河流的要道,因为双方都知道,在淮安府境内作战,后勤运输将会极度依赖于河流,所以李大虎想要利用水道一直打下去,淮安府的明军想要依靠水道防守。

  从侦骑得到了这些情报后,李大虎就知道,短时间内这些明军估计是没胆子北上海州了,虽然说自己继续往东或者往西打也可以,但是路途遥远,耗时过多。

  其次海州城现在都还在明军手里,而海州城就在涟河边上,城内明军随时都能威胁到涟河运输,己方的后勤运输又严重依赖涟河河运。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出现什么意外,能够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继续南下,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尽早的迎接大王南下,李大虎决定:暂时不往南打了。

  先北返把海州城拿下来再说!

  等拿下了海州城后,大王也就能够南下了,而大王南下的时候肯定还会携带大量的部队南下,这样一来,己方在淮安府这边的兵力就更加雄厚了,完全可以继续进攻南直隶。

  待大王抵达淮安府,就可以派兵打掉睢宁,歼灭当地明军后,后头就可以派遣少量正规军和部分守备军继续西进,主力则是继续南下!

  大乾王朝的战略始终都没有变过,而拿下海州后继续南下更是早就已经制定好的战略。

  这不仅仅是因为要攻克淮安府城这座府城,更是因为要继续南下,以攻占扬州府。

  除了上述缘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淮安府城区域,乃是淮安府一府之地的精华所在。

  淮安府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此地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势地貌以平原为主,一直到凤阳府的盱眙县,才会有丘陵岗地。

  用赛八仙在舆图前,对楚行说的话,这简直就是天府之土,大王的王霸之基。

  而目前大乾进攻的海州一带,他之所以重要,是其水运价值,以及其未来的附加值,而眼下这里好多区域,都是属于未开发区域,甚至还能培养出大量的藤甲军呢,指着他们给大乾未来的事业增砖加瓦,太难了。

  所以远不如淮安府一带,可以带给大乾的收益。

  而如果拿下淮安府,不仅仅代表着淮安府彻底被大乾占领,也意味着大乾可以有余力,进一步窥视扬州府。

  这都是大明南国的精华之所在,能够吸纳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楚行也算是逐渐有了些许底气,和大明对抗。

  哪怕是因为南下,最后青州府的安危都受到影响,但是淮安府和扬州府这种膏腴之地,是必须拿下来的。

  进一步窥视南直隶也是必须的。

  楚行也逐渐想开了,山东虽好,兵员充足,但是他需要深耕慢耕,需要长久时间的发展。

  而且距离大明的核心控制区域太近了,崇祯皇帝可以随便调遣关宁精锐镇压自己,还不如主动南下。

  而南直隶地区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乃是全国的财税重地,本身农业就强大的一批,人口极其充沛。

  此外,便是其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这里的工商业极其发达。

  之前楚行都是买买买,可是拿下南直隶部分区域之后,就可以自己搞了啊!

  正如某位楚行极其敬佩的老将军所言,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整天仰人鼻息,这日子不好过啊!

  当李大虎率领着主力刚抵达海州城城外,恰逢赣榆县张家送来的第二批粮食也是抵达了海州城外,没错,胆大包天的赣榆县张家直接是把粮食运送到了淮安府城外的大乾王师军营之中。

  之前赣榆张家也行也算是逐渐有了些许底气,和大明对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