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经验可以送,人必须跑路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宋统殷久经宦海,这战场上,到底什么情况,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这一仗尚未开打,他就知道,朝廷这边儿必败无疑。

  在他看来,对方简直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战争机器。

  对方从军心士气到武器配备,完完全全碾压朝廷一方,本来朝廷这一方,还有大义,可实际上,朝廷的百姓一旦加入大乾,生活立马得到改善,分田的分田,当官的当官,逼得朝廷连大义都失去了。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家又军心可用,这仗还打个屁。

  山东那边儿承平日久,抵挡不住伪乾的咄咄逼人,江南更操蛋,当初嘉靖年间,一百个倭寇就能横扫了,更不要说人家这种成建制,武器齐备的正规军。

  这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宋统殷不是没给刘宇烈写信,告诉他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自己一股脑冲上来,就是送死。

  可是没办法啊,淮安百姓可以等,自己可以等,但是他刘宇烈等不了,崇祯皇帝等不了,所以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这一仗该打还得打。

  所以宋统殷压根就没想真拼命,他才不会跟武之文他们那样愚蠢,这么拼命。

  这给皇帝做事,就跟民间雇工给作坊主做事一样,一分钱一分力量。

  实在打不过真被俘虏了,自己也是山东人,大不了给楚行去打工啊。

  看在老乡的份上,他能为难自己不成?

  而且楚行那边儿对待臣子一直不错。

  现在只是缺个理由罢了。

  他从来不信牛金星那帮子蠢货忽悠,他所作所为只是在演戏罢了。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宋统殷还有个高级身份,那就是大乾救民会的淮安府分会的会长,别看他表面上挺卖力,其实是给大乾来送经验的。

  这种事情,知道的只有楚行以及部分会员知晓,连李大虎都蒙在鼓里。

  所以一见自己这边儿落了下风,宋统殷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而且还是三军上下,第一个撤退的人。

  宋统殷这个淮安知府都跑路了,而且还是第一个跑路的人,前头的明军将领们,哪里还会停留在原地,继续不要命的往前冲。

  这要是继续打下去,死的就不再是那些炮灰,而是自己了。

  没看见刚才有个参将,都被伪乾贼军的火炮一炮送上了天吗?

  那叫一个惨烈哦。

  整个人四分五裂,临死前哪怕是连一声惨叫都成了奢望。

  就瞬间被炮弹给炸没了。

  督阵的明军高级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纷纷骑着战马,带着嫡系的家丁撤退了。

  这个时候,是没有人在乎前线士兵死活的,尤其是那些看似战斗力高昂的藤甲军们。

  人们在历史中寻到的教训便是,人类永远都不能在教训中吸取教训。

  双方交战,临战撤退这种事情,明军不是第一次做了。

  可是他们依然会犯一样的错误。

  想要撤退,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们和大乾的救民军相距也不过百余米,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这后头又是己方密密麻麻的人群,你想要向后逃跑都跑不了。

  于是乎,战场上比崩溃更可怕的事发生了。

  前排的明军想向后跑,但是奈何后头的人挡住了自己的逃跑之路啊。

  怎么办,推挤啊,少数急红了眼的人甚至拿着刀枪对准了挡住自己退路的自己人!

  以至于有些明军士兵没有死在伪乾贼军的刀枪之下,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剑之下,更多的人被推到地后,被无数人践踏而死!

  前后不过一分钟,这支明军就是彻底乱套了,后排的数千明军还好,他们还能第一时间转身逃跑,但是原本冲在最前面的明军士兵则是彻底发生了混乱!

  李大虎也是救民军之中的沙场老将了,他如何会浪费这么难能宝贵的机会,当机立断下令道:“传令,全军冲锋!”

&e距也不过百余米,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