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见工部尚书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安置好新投的才子左懋泰,又得知了余大成即将来攻的事情,楚行内心的波澜,处于一种可控的范围内。

  实在是,大明动不动就十万八万的兵马来攻,实际上可战之兵也就那么些,搞得楚行都有些不感冒了。

  即便是知道,余大成这一次气势汹汹,楚行依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大乾既定的方案上来。

  那就是大乾整体的军事力量以维持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三府之地的稳定为主,派遣部分精锐部队,以李大虎为指挥官,组建南下军团,对大明的淮安府发起攻击。

  为何不是山东的西三府,而是南下进攻淮安府?

  实在是山东的战争潜力,在大乾和山东官府的争锋过程中,已经被消耗殆尽。

  而目前即便是楚行全力挥师西进,顶多也就开拓西三府,而且西三府的地主士绅阶层尚未摧毁,楚行西进之后,改造的压力非常大。

  甚是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对于未来大乾军队的走向,之前大乾内部就有过一次大讨论,只是当初的形势非常不明朗,即便是楚行也不能完全说,大乾的军队未来的进攻方向。

  但是目前来看,这个形势逐渐明朗了起来。

  那就是楚行做好了短时间内,并不彻底摧毁大明山东行省西三府的准备,准备跟他们搞一场彻彻底底的拉锯战。

  让在西三府活跃的红娘子,李青山等人,进一步消耗西三府的力量,消灭士绅阶层,最后大乾以救世主的身份过去。

  这也就意味着,大乾的官方在心理预期上,并不想对西三府大动干戈了。

  但大乾以武立国,不打仗那完全说不过去。

  士兵如果长时间不打仗,那是会生锈的。

  所以在大都督府、各高级将领、以及楚行夹杂着一众高级文官商讨之后,将进攻的方向定位了淮安府。

  因为淮安府自设立以来,其经济和商贸异常的繁荣和活跃,文教也鼎盛,人才辈出,一直在南直隶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淮扬文化的核心和兴盛之地。

  所以不论是楚行,还是大乾的高官们,对此地都异常的眼热,想要吃一口肉下来。

  楚行在知道余大成即将对青州府发兵之后,即刻折返回去。

  不过折返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召集兵马,而是将工部尚书召集到自己眼前来。

  因为此事,刘必显还专门提醒过楚行,那就是楚行应该第一时间去拜访嫂夫人和召见王后的,先处理一番家事。

  但是国事如此焦急之下,楚行如何有心思管家里的事情。

  工部尚书本来正在值房忙碌,听闻大王召见,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君臣行礼之后,工部尚书开口道:“启禀大王,如今我们工部在青州府、临朐县已经设立大小作坊和工厂八十余座,负责指挥生产的工匠,经过裁减增添,目前稳定为九百人,初级指挥工匠两千人,另有战俘工人,一万三千人,普通员工稳定在六千人,本月估计可以生产火铳两千条,八百斤的火炮有十二门,千金重炮四门,一百五十斤的火炮四十五门。”

  “另外还出产大量的军服被套等军用品!”

  站在楚行面前报告的工部各生产事务的,乃是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信任工部尚书周海波。

  此人之前工部负责军械生产的郎中。

  此人加入大乾时间不算太长,跟很多元老压根就没法比,但是工作能力极其出色,前不久刚刚晋升为工部侍郎,这一次又得到了提拔。

  楚行对其兢兢业业的心态也颇为欣赏。

  半个月前,楚行将原工部第三代尚书王勤亮,调任大乾新成立的科研部门,担任大乾科研院院长。

  大乾的各部寺的人事调整非常频繁,尤其是工部,他是大乾能否持续对外作战的心脏部门。

  可在工部担任高级职务的,大多数都是些劳苦功高,且年岁比较大的老匠户,他们的个人经验确实没得挑。

  在大乾的成长过程中,他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