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布张粮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天,一大早,集市上就闹哄哄的,好多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哎?你们听说了吗?”

  “什么事?什么事?”(一旁的吃瓜群众表情夸张)

  “这可是我得到的一手消息,我的妹妹在宫里当差,她可是宫里贵人的丫头,这消息可是皇上亲口说的!千真万确哪!”那人一脸得意地说着,似乎知道这个消息是件特别了不得的事。

  有熟识的人在一旁催促道:“哎呀,赵三,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别急,别急啊,我们邺城的第一富商,你们都知道吧?”

  “那谁不知道?”

  “邺城两大富商,布张粮姜,一布一姜,填不满江!三岁小孩都知道!”

  这是流传在街市的歌谣,形容邺城这两大商户的富有,他们两家一家经营布行,一家经营粮行,据说这两家的钱,连邺城的江河都填不满,可见其钱财之多,不过究竟他们有多少钱,谁也不知道,外人只知道特别有钱就是了。

  “赵三,这有什么新鲜的?赶紧说说,别吊我们的胃口。”刚刚催促的那人,又开始问了。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关于富商布张的张家。”

  “这说是冀城发了蝗灾,那里有大量的难民都快要到邺城来了,那到时候可怎么办?朝廷正在打仗,哪有那么多钱来救济他们。”

  “听说皇上正愁着呢?这张府就主动要捐一部分钱财过去,为此,皇上特地赏了张府一块牌匾,还亲笔题字仁善之家四个大字!”

  “真的假的?”

  “赵三,你可别吹牛啊,等会我可要去张府外面看看,那牌匾在不在。”

  “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把宫里需要布的生意都交给了张家,你想想,他们这一下得赚多少银子?”

  “就是捐个几万两都能赚回来啊!”

  “那倒是,这张府也真是个聪明的,既得了个好名声,又赚了钱。”

  “以后我买布就到他的布庄去!宫里人都用他们家的布,我要是也能穿上,这也太有面儿了!”

  “说的是呢,以后我也去他家。”

  两个人一唱一和地,直到看着一个小厮离开后,才结束了表演,找借口离开了闹市。

  那小厮正是粮行的姜府上的奴才,正按老爷吩咐出来采买,突然听到这么大的一个消息,东西也不买了,急着回去告诉老爷。

  “你说的可是真的?”小厮一路狂奔,将消息说给姜老爷听。

  “小人在一旁听的真真的,那人说是在宫里伺候贵人的妹妹告诉他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想来应该是真的。”

  原本姜老爷是不信的,就那个老狐狸,比自己还护财,能愿意捐款?可是后面听到宫里把布匹的生意都交给了张家,他又动摇了,这可是一大块肉,张家愿意捐点钱也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拿下这个生意,简直是稳赚不赔。

  这还有了皇上的亲笔题字,里外里都是赚啊!

  想到这里,姜老爷坐不住了,不行,一直以来他们姜家和张家都是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谁也越不过谁去,如果张家突然接了宫里的生意,那我们姜家岂不是势必要矮上那么一头?

  姜老爷赶紧找人商议此事,总不能让张家从此高上他们一头,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找人递个话到宫里,他张家不是捐款吗?我们姜家也捐,不但捐钱,他们还要捐粮。

  等难民真的来了邺城,他们需要的可是粮食,布可不是急需品,他们手里的粮食才重要的,到时候他们也得一块匾。

  现在正是打仗之际,那些士兵用药总要吃饭,军粮必不可少,如果宫里也给他们点生意,那可是有的赚了。

  林娇娇正和太子学下棋,她在现代的时候就对围棋感兴趣。看着那一黑一白的交锋,林娇娇不懂,但是挡不住她喜欢的心情。

  “你这步应该放在这儿,看到没有?这样的话,这边的棋子就被压制的动弹不得,而且还挡不住我把这片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