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疑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至于失踪前,奴才确实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是后来奴才休息好了,太久没有听到呼唤,怕晚上又被折磨,才走上前找人,发现大少爷失踪后报给了侯爷。再后来就是在京郊发现了尸体,大人您是知道的。”

  关斐然思索,这是有预谋的一件事,凶手先用小纸条将人引出来,所以要弄清楚小纸条上都写了什么,以至于于华清夜不能寐?还能让他第二日外出,并且屏退墨雨。

  是威胁信?于华清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被人拿捏在手里?

  “王爷,您看?”关斐然看向赵砚寒,您有什么要问的吗?

  赵砚寒倒是有话要问墨雨,只是现在不合适,人多眼杂。刺死于华清的那把剑是承恩公佩剑的事,除了他和天和帝还有关斐然,其他人并不清楚。

  于是赵砚寒摇摇头,示意将墨雨带下去。

  “你放心,你说的本王会让人去查探,你且安心在狱中待着,本王会让人安排下去,不至于让你在狱中难过。”

  墨雨磕头道:“谢王爷。”

  墨雨被带走后赵砚寒看向关斐然,“让狱卒每日给墨雨送三顿热乎的正常饭菜。”他是知道为了恶心一些穷凶极恶的犯人,狱里会故意送一些馊的、坏的食物给犯人。

  “墨雨现在不算犯人,与其他人分别开来,正常给吃给喝,送床被子进来。”于华清一案还关系着承恩公谋反案,墨雨或许是个突破口,可不能被折腾死在了大狱。

  关斐然听命:“下官知道。”

  “嗯。”

  …………

  赵砚寒出了大理寺后回了靖安王府,亓伯看赵砚寒身上带了一身夜露,连忙拿了新的外衫过来。

  赵砚寒示意不必,只让亓伯让厨房烧了热水送过来,从大狱出来身上阴凉阴凉的,身上也沾了味道。

  靖安王府没有太多的下人,除去必要的门房、清扫下人、厨房杂役,其余的都是赵砚寒的亲卫,暗中保护的暗卫。

  沐浴完毕,赵砚寒来到书房,展开了纸笔,将已知的人物和线索一一写下,琢磨着其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先是于华清失踪引起宣平侯报案,随后,于华清尸体在京郊被发现;由此发现凶器乃当初承恩公佩剑,最大的问题在宣平侯知道凶器来历以后态度不对,因此牵扯出承恩公谋反案,他与属下都认为齐铭是重要线索……然后是奴才墨雨……

  现在看来却是找错了方向,毕竟齐铭不知所踪,是死是活也不知道,这一次的命案也不一定和他有关联,更有可能是故布疑局。

  比起不知所踪的齐铭,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宣平侯不是更有问题吗?

  “初二。”

  初二从房檐上飘然落下,“主上有何吩咐?”

  赵砚寒对他吩咐道:“今夜你去夜探宣平侯府,看看宣平侯到底有什么问题,书房和卧室能探则探……”想了想,又道:“估摸着宣平侯身边也有暗卫,你小心行事,若实在不行,就去探一探于华泉。”

  初二领命:“属下明白。”

  随后悄无声息的退下,与夜色融为一体。

  …………

  宣平侯府。

  宣平侯屋内。

  宣平侯于盛文皱着眉头,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房内烛台将将点燃两盏,微弱的烛光不足以照亮偌大的房间。

  于盛文焦急的来到窗边,小心的打开一道缝,看了看没有动静的屋外,从鼻腔呼出一道热气。

  “怎么还不来?”于盛文自言自语。

  “……”于盛文坐在椅子上,随后坐立不安的又站起来。

  久等不到来人的于盛文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别人后小心翼翼的从博古架的一侧打开一个暗格,看了眼里面的东西还在,放下了心,将其小心关上。

  随即又担心只剩空壳怎么办?于是又打开暗格将里面的小盒子拿了出来,从另一个暗格取出钥匙,于盛文打开了小盒子。

  因为于盛文遮挡住,加上屋内烛火昏暗,初二实在难以瞧清小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颇为焦急的探了头,想看的更清楚一点。

  “咕咕——”一阵鸟声在黑夜中响起。

  于盛文连忙将小盒子锁起来放回暗格内,初二感受到有其他人的气息靠近,估摸着是侯府暗卫来了,从另一侧退了出去。
<两盏,微弱的烛光不足以照亮偌大的房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