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可爱极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栗郁闷了:“怎么八年前的东西现在才翻出来。”

  也就是说齐铭已经失踪八年了,活没活着都说不定,毕竟能够在赵砚寒和天和帝的搜寻下都找不到的人,十有八九是没了,说不定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因为这两日京城出了一件事,隐约指向当年承恩公一案,所以派人前去又搜查了一番。在齐铭房内的床板里找到这本小册子,若不是屋里年久失修导致蚊蚁滋生,蛀空了床板,估计也找不到。”

  秦栗纳闷:“京城发生什么事儿了?连八年前的旧账都可以翻出来。莫非当年承恩公是被诬陷的?满门抄斩杀错人了?”

  赵砚寒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怎么可能杀错人?就算承恩公还未实行,他也并不无辜。念头一起,不仅有了叛国的心思,还付诸行动,那他就该死。”

  “那是为什么?”

  赵砚寒给他理顺:“上个月大理寺接到报案,在京郊发现一具尸体,虽然尸体腐烂严重,好在面目还可辨认,是三日前宣平侯报案失踪的长子,于华清虽然不是嫡长子,却也是宣平侯寄予厚望的长子,向来宠爱,平白无故的失踪,久寻不到,后来才到大理寺报了案。

  没承想在京郊找到了尸体,整个人已经不成人样,浮肿的厉害,仵作验尸后给出的死因是被人一剑穿心而亡,死后被丢到了河边,将脸泡在水里,又在背上刺了几剑。”

  秦栗:“……”

  呕,倒也不必描述的如此详细。

  听到于华清凄惨的死因,秦栗问:“为何将人丢到河边却又不整具尸体都丢进去?只是将脸泡在水里?都已经死了,为何还要在背上刺上几剑?是恨毒了于华清吗?”

  赵砚寒摇摇头,表明他也不清楚这其中有何深意。

  “大理寺将尸体带回去后又在附近搜查,发现不远处的河沟里扔了一把剑,仵作证实那是凶器,于华清就是被那把剑穿心而亡。

  奇怪的是看到凶器后,原本怒气冲天的要大理寺捉拿凶手的宣平侯突然偃旗息鼓,就要撤案。大理寺少卿觉得宣平侯态度蹊跷,上奏了皇兄,皇兄派人查探,得出的线索和八年前的承恩公谋反一案有关。那把剑是当年承恩公收藏的佩剑,

  是谁用承恩公的佩剑将于华清刺死,又丢弃在河沟。而宣平侯态度模棱两可,似有秘辛。思来想去当年只有齐铭不知所踪,若齐铭还活着,复仇是最有可能的说法,但是齐铭为何要杀了于华清,和宣平侯又有何关系,都需要查探。”

  秦栗听懂了,“所以你们怀疑齐铭还活着,想要弄清楚宣平侯和承恩公谋反一事有无关联,才会重返承恩公府查探有无遗漏的线索物件儿。这本日记原先是藏在床板下的,八年前没有找到,八年后因为年久失修房屋破败,床板被虫蚁蛀坏了,才找到了日记。”

  “嗯。因为这日记藏的隐秘,加上当年满门抄斩时未有齐铭,我和皇兄都觉得这齐铭知道很多秘辛,这本日记里的文字又难以辨认,因此觉得这里面可能藏有线索,多日来都未有头绪,还是灵泽解了我的困惑。”

  可是秦栗还是有疑问:“可是为什么日记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呢?还是找到日记的时候就只有这么点儿?”

  “初一找到的时候只有这些,剩下的我已经让人去查找了。”

  是谁把剩下的日记撕了?为什么要撕?若是为了销毁某些秘辛,何不一本都烧掉?为何要撕去三分之二,然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费力的藏起来?若是齐铭自己撕的,又何必藏起来,若不是,有其他人能看懂上面的简体字吗?

  秦栗头疼不已,他最烦这种谜题未解的事情。他只想见一见这位同乡,同为穿越人士的天选之子,没想到这位仁兄还牵扯着乱七八糟的谋反。

  秦栗叹了一口气,还是替未曾谋面的同乡辩解道:“谋反案先不说,就宣平侯之子于华清的死,应该不是齐铭做的,复仇的说法也不对。”

  赵砚寒问:“为何,灵泽有什么线索?”

  秦栗摇了摇手里的日记,指着日记本道:“这里面写了,齐铭不喜欢他爹,甚至齐铭还有过打承恩公的想法,你说会有殴打老父想法的齐铭,又怎么会在八年后突然为父复仇?”

  赵砚寒听了这话颇为赞同,不过齐铭还是要找的,最起码找到齐铭可以解决很多困惑,至于宣平侯之子于华清的死,也要继续查探,要搞清楚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宣平侯和已死的承恩公又有何关联,宣平侯是否知情承恩公谋反一事,或者换个说法,有没有参与……

  “好了;是谁把剩下的日记撕了?为什么要撕?若是为了销毁某些秘辛,何不一本都烧掉?为何要撕去三分之二,然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费力的藏起来?若是齐铭自己撕的,又何必藏起来,若不是,有其他人能看懂上面的简体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