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炭火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今日的叶然穿的也是毛绒绒的,只露出圆溜溜的眼睛和小巧的鼻子,嘴巴大半捂在了围脖里。

  “今日可真冷,虽说早已入冬,前些日子一直出着太阳,也不觉得冷,今日倒是冷了起来。”叶然絮絮叨叨的同他说话。

  在现代,这叫冷锋过境,一连三四日都是冷的,说不定还会带来暴雪和大雨,只不过町安府很少下雪就是了,最多也就是下雨。

  秦栗道:“看天气估摸着还会下雨,记得带把伞。”

  “嗯,我学屋的桌堂里有一把。”

  说下雨就下雨,早课刚上了没多久,屋外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一下更冷了,丝丝冷意透过窗户飘进来。

  秦栗还好,他穿的暖,屋里大部分男子就不一样了,不管在什么时候,男子穿的衣服一般都是要少的,似乎要更耐热耐冷一些。在现代秦栗看多了一身校服穿一年四季,穿过冬天,穿夏天。可能气温降的突然,学屋里的一部分男子穿的单薄,身体轻微颤抖着,小声的摩擦着双手取暖。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陈夫子一看搓手呵气的众人,觉得要同山长说一下,今年的炭火可以开始供应了。

  在大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每个学子每年冬日,需向所在的书院、学堂交炭火费。不过只需要交很少的一点,大部分还是朝廷补贴。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办的书院学堂就是公办学校,享受国家补助津贴,每个学子每年的炭火费只需要交一两,对于已经考取秀才功名的学子来说,一两银子真的很少很少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出来。

  至于私人开办的学堂书院等,也要遵守大延的法律条文规定,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规定学子需要向所在的书院交多少炭火费,只规定最多不能超过三两。

  若是在寒冷的北方,估摸着十月份就已经开始在学屋内供应炭火了。

  十一月份才供应炭火,在南方不算早也不算晚。

  因此陈夫子一下课便向山长的书房走去,路上碰到几个下课的夫子,同样是去找山长说供应炭火的事情,于是几个夫子结伴着相约而去。

  到了山长的书房,几位夫子默默等待着山长处理好手上的公务。

  山长问道:“几位夫子有何事?”

  陈夫子率先站了出来,拱手道:“山长,我等几人是来问一下,今年的炭火可能供应了?现下已经十一月中旬了,天气愈发冷了,学屋里也冷了不少,众学子手抖的写不了字。”

  山长沉吟了一下,道:“两日前我已向官衙呈报,估摸着今日下午就能有回折,我下午去官衙一趟,问一问吧!”

  府学是官府组织的公办学校,因此学里的所有开支都需要向官府呈报,获得审批才能有资金购买炭火。

  町安府衙在薛城的管制下政策清明,上下效率高了不少,去岁知府贪污的不少银子还留在库房里,因此管银子的官员大手一挥,十分快速的就批下了折子。

  山长拿着公款购买了一批炭火,很快,各学屋都供应上了炭火。

  只是现在还需算一笔账,府学的各项银子支出都是要详细记录的,今年学子们交的炭火钱还未上交官府,现在官府已经批了折子给了银子,府学需将收取的炭火钱交上去。

  因此学里的账房先生忙的团团转,毕竟不要指望古代的算账效率能有多高,一沓一沓的账本摆满了案桌,三位算学先生奋笔疾书的算账统计,搞了两天还是没对上。

  “这里缺了三十两银子,不对不对。”这是王夫子。

  “你说的也不对,我算的是差了四十二两三钱。”这是李夫子。

  陈夫子怒了:“炭火钱都是一两银子,哪来的三钱?”

  李夫子尴尬的挠了挠头,“额,再算,再算。”

  王夫子问陈夫子,“你那里算的是多少?”

  陈夫子看向自己的账本:“我算的差了十一两银子。”

  “这可如何是好,究竟哪里出了差错?”王夫子揪了揪自己所剩无几的头发,愁眉苦脸。

  李夫子也叹气:“咱们三人算的都不一样啊,这还来两日,老夫头风要犯了。”

  还是王夫子想了想,对着陈夫子道:“你教的壹号学屋的秦栗不是说算学很好吗?何不让他来帮忙?”

  陈夫子想了想,同意了。

  散学铃一响,秦栗收了小布包想走,便被书童叫住了。

  “秦秀才!留步。”一个小书童喊住他,快步来到他跟前。

  秦栗疑惑地问:“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