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问话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黑色墨块也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机缘巧合下自己做了这么一支铅笔,我也忘了是哪种黑色墨块了。”秦栗道,要知道不管在哪个朝代各类矿产资源都归国家所有,这时候秦栗怎么能说是哪种矿石呢?

  “唉,可惜了。”

  “今日的事传出去了也不知道有哪家能仿制出来这铅笔。”

  “若这铅笔真做出来了,那我一定要去买上一支。”

  “就是就是。”

  宴席随着秦栗画的一幅画到了高潮,众人传看赞叹不已,纷纷请教这种画法,秦栗欣然传授。

  就这样众人你交流我分享,你吟诗我颂词,兴致到了还玩起了投壶游戏,席间一片喧嚣,好不热闹。

  至夜深,月挂梢头,席宴散。

  跟随众人外出的脚步,行至台阶前,秦栗被一仆从喊住:“秦公子留步!”

  仆从快步追上来,行礼:“秦公子还请留步,我家大人请公子到后院一叙。”

  秦栗挑挑眉:“知府大人?”

  “是的,秦公子。”

  心里隐约有猜想的秦栗对着另外三人说道:“知府大人找我,应该有事商谈,你们是先回去,还是要在马车上等我?”

  林若初:“我们怎么能先走呢?我们都走了,留你一个人回来多孤单,我们到马车上等你。”

  林若阳:“嗯嗯就是,栗哥儿你来快点。”

  秦栗听了对着仆从道:“那麻烦府中下人照顾一下我的三位朋友。”

  “这是自然,还请秦公子随我来吧。”

  另有下人引着三人到其他地方休息,秦栗随着引路的仆从来到了一间书房。

  书房内烛火明媚,知府大人正坐在桌案前捧着东西在看的认真。

  “大人,秦公子到了。”

  “嗯,下去吧。”

  仆从退下,带上了房门。

  薛城放下手中的东西,“秦榜首坐下吧,你可知我今日换你来所谓何事?”

  “若学生没有猜错,应是为了策论吧。”

  薛城点点头:“不错,确实是为了策论一事。本官有个疑问,希望秦榜首能够为本官解惑。”

  秦栗不知道知府大人还想问什么,“大人请问,学生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官看了你的策论,写的很好,本官对于水利水患方面了解的也不少,不说本朝,自前朝历代以来,黄河一带水患成灾,都是朝廷的治理难题,心头大患。本朝还成立了都水监以治水患,都收效甚微,每年洪水泛滥,也只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无能为力,秦榜首应该都知道吧。”

  秦栗当然知道,都水监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并入工部,但其长官仍称都水监或都水使者。中国自古就有治河任务。河专指黄河,其治理好坏,不仅仅是个水患问题,而且成了政治问题,所以治河历来成为河政,大延以前没有专门的治理机构,多是无关河务的官员前去治理,是大延的开国皇帝设立了都水监,至此才有了专门的治理机构。

  “学生知道,黄河水患成灾,都水监上下官员劳心劳力,每年都有这么一遭。”

  “嗯,不过本官看你出身清河镇?”

  “是的大人,学生出身清河镇静河村。”

  “也就是说,在府试前你没有出过清河镇,是这样么?”

  大约明白知府大人想问什么,秦栗主动道:“学生过去十五年里都在清河镇生活,大人应该也查过,知道静河村是怎么形成的,旁边村子的人都看不起我们,我们一出去啊,就算只是去卖个菜也会被别人挤占摊位,我们的菜别人说吃了也会沾一身穷。”

  秦栗颇有些无奈的笑笑,这是原身经历过的事,出去都是受人白眼,挺能感同身受。

  他道:“村里人都没多余的钱送孩子去学堂,认为再怎么读也没用,可是我父母不一样,我们家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去启蒙,上了学读了书才知道外面那么大,有好多好玩的有趣的,我读过一本话本,上面说京城五步一廊十步一阁,亭台轩榭金碧辉煌,

  但也不是都这样,有的比我们活的还困难,起码我们有饱饭吃,但是黄河下游至豫西一带的百姓为水患所苦,年年受洪水侵扰之痛,房屋被淹,种你出身清河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