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赵砚寒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京城,靖安王府。

  “秋秋怎么从回来到现在,也不进宫和为兄说句话?”当今圣上天和帝打趣赵砚寒。

  靖安王赵砚寒,小名秋秋,当今圣上胞弟,听了天和帝的话,头也不抬神色淡淡的擦拭手中的佩剑。

  没得到回应,天和帝叹了口气,“弟弟大了,都不理兄长了,唉。”

  无奈的放下手中擦拭的佩剑,赵砚寒看着自己的兄长,“兄长今日怎么出宫了?随行侍卫也不多带几个。”

  “左右是到你府上,暗中保护的人也不少,兴师动众的朕也不喜。”

  赵砚寒听了点点头,暗中保护的侍卫确实只多不少。

  “秋秋啊,你还没和哥哥说你前些日子去哪了,为兄派去找你的人得了你的信,就从町安府退回来了。”

  “受伤了找了个地方养伤,养好了就回来了。”

  “哼”天和帝哼道,“朕还不了解你,要不是出了什么事至于让所有暗卫都退回来?朕担心了好久,你倒好回来了也不和朕说一声。”还害的朕眼巴巴的在宫里等了许久。

  天和帝已经四十多岁了,赵砚寒才二十岁,但两人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赵家皇嗣凋零,先皇后年轻时生下天和帝便伤了身体,此后一直未孕,直到中年才又盼得一子,就是赵砚寒,只是到底年纪已大,生下赵砚寒后失了气血,不过两年就去世了,天和帝年长弟弟二十余岁,一直都是亦兄亦父的照顾,在赵砚寒成年加冠后就封了靖安王,出宫立府。

  因为先皇年轻时太上皇的嫔妃众多,所以子女也多,先皇也有很多的兄弟姐妹,理所当然的上演了皇储之争,一片血雨腥风,各个皇子自相残杀,直到最后竟无人胜出,让一向淡泊远离皇储之争的先皇登上了皇位。

  先皇登上皇位后,并十分厌恶后宫纷争,鲜少纳妃,只与一直陪伴自己的先皇后恩爱有加,诞下两名嫡子。

  也有几位嫔妃生了几位皇子与公主,但都存在感微弱,一成年就让封王出宫,直到当今圣上登基,偌大的一个皇宫安安静静,甚少热闹,天和帝想和自己弟弟说说话都难。

  赵砚寒从自幼情感淡薄,沉默寡言,让天和帝很是担心,想派人送几个通房侍妾吧,冷淡的弟弟又不要,一不小心还会惹的赵砚寒生气,好久都不理天和帝。

  这次是町安府知府被御史台检举贪污受贿,天和帝暗中得知与朝中大臣有关联,所以派人暗中前往调查,是左相还是右相一派,并收集罪证和受贿名单。

  本来用不着赵砚寒前去的,只是前段时间天和帝派人送了两个侍妾给弟弟,惹的弟弟生气了自己下了町安府做事,留天和帝一人在京城孤孤单单。

  因为行踪被人透露了,害怕事情败露的朝中党派竟然派人刺杀!

  一时疏忽导致被刺,于是赵砚寒一路跑进了大山里,最终力竭晕倒被秦栗捡了回去。

  “臣弟已经把名单呈上,皇兄看了有什么打算?”不愿多说的赵砚寒说起了公事。

  说起公事,天和帝也板起了脸,“左相的手伸的太长了,这次竟然敢刺杀堂堂亲王,下一次说不准就是刺杀朕了。”

  赵砚寒皱了皱眉,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天和帝话音一转:“只是自前朝以来,左相一派党羽众多,在朝中根深蒂固,难对付的很。”

  想起左相老谋深算的样子,赵砚寒沉了眼神,“为了赵家江山,百姓安居乐业,左相必须除掉。”

  一个左相竟然有这么多的大臣为其做事,光赵砚寒查到的就不下二十人,一人分布一处,年年贪污受贿暗中上供,也不知贪了多少金银。

  “得慢慢来,朕怕左相鱼死网破,他这次敢刺杀你,就必然还会有下一次,说不定逼急了谋逆也不是不可能。”天和帝沉声道。

  知晓这事急不来的赵砚寒点点头,“倒是可以趁着这次机会把町安府的知府换掉,换成皇兄的人。”

  “嗯,朕打算让顺和那小子走马上任,顺和忠心可靠,有胆有谋,是个人才。”

  顺和是兵马大将军薛勇的长子,名薛城,字顺和。

  “嗯,薛城是个不错的人选。”

  “放任顺和到地方上做几年官,历练一下,回京后再安排天子近臣职位,名正言顺。”天和帝已经考虑好了。

  点头同意兄长的做法,赵砚寒心里却想起来那个活泼漂亮的小哥儿起来。

  明明心口不一,见人说鬼话的本事却是炉火纯青,熟练的很。

  明明不相信自己,却又表现的乖巧懂事,时不时还附和自己,偶尔又会想出一些常人想不到的点然有这么多的大臣为其做事,光赵砚寒查到的就不下二十人,一人分布一处,年年贪污受贿暗中上供,也不知贪了多少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