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那些儿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家豪作为李家独子,李家人对其宠爱有加,吃的穿的样样精致。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倒是打扮的人模狗样的。

  抬眼望去,颇有翩翩公子那味了。

  秦芙年少,情窦初开,此情此景羞涩红了脸颊,待秦母出来后,便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李家豪急急的进了绣活铺打听秦芙,店小二的话多,没说几句就把秦家的情况都倒豆子似的说了个底朝天。

  李母听了很不赞同,一个“花子村”养出来的女孩再好比得过镇上的?

  在李家长辈眼里,李家豪就该娶镇上富户的女儿,那也是女孩高攀了。

  典型的心比天高,自我陶醉认不清现实。

  奈何李家豪一眼万年,就是看上了秦芙,铁了心似的要娶秦芙。

  李家长辈被缠的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请了媒婆上门说亲,就是之前秦栗看到的穿红戴绿翘着兰花指的媒婆。

  这媒婆一上门就大喇喇的说什么这是送上门的福气,人李家公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家中独子,嫁过去没有姑嫂的琐事,

  看上秦芙是秦芙修了八辈子的好福气,才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

  一番话说的秦母翻白了眼,秦芙羞涩躲在一旁,听了这番话也皱了皱眉。

  秦家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卖女儿,把女儿嫁去这样的人家,还不知以后被如何欺负。

  秦母客气的请了媒婆出去,只说秦芙年龄尚小,想多留几年看看。

  媒婆把这话添油加醋的说给了李家人听,李母当即唾道:“装模作样。”

  这件事要是就这样结束了也就罢了,偏偏少年少女总爱思春,幻想情情爱爱。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好几次去镇上铺里送绣活秦芙都跟着秦母去,李家豪也会等待在桥头,两人郎情妾意。

  秦芙还绣了一对鸳鸯荷包,和李家豪交换定情信物。

  见此秦母想着算了,若李家豪能一直这样对自己女儿,就算李家长辈不喜秦芙,有丈夫的疼爱也不会太难过,刚想松口,就出了意外。

  李家豪从小要什么李家长辈就给什么,养成了一副喜新厌旧的嘴角,只是平日里掩饰的好,加上长的人模狗样的,风评竟然还不错。

  只是掩饰的再好终归会露出马脚,很快李家豪就有些腻味了。

  不只是李家长辈觉得自己的儿子(孙子)是貌比潘安,才胜子建,李家豪从小听多了也这么觉得。

  要娶就要娶镇上富商家的小姐,村长家的女儿算什么?看不上。小小静河村算什么,穷乡僻壤,作妾都抬举了。

  本以为说些甜言蜜语很快就可以和秦芙颠鸾倒凤,春宵帐暖,不想秦母一个农妇,却将自己的儿女们教育的非常好,礼义廉耻是谨记在心。

  秦芙虽然沉溺在甜言蜜语中,但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别说亲嘴了,平日里就算拉个小手也要李家豪磨破了嘴皮子。

  一次两次李家豪很有劲头,觉得这样的秦芙拿下了才有趣,次数多了也就不耐烦了,土丫头不懂情趣难搞得很,长的虽然清秀但哪里比得上怡红院里的姑娘?

  没过多久李家豪就不再和秦芙联系,秦芙特意在桥头等人,李家豪看到了也不耐烦的说几句话就走了。

  反应过来的秦芙很伤心,第一次情窦初开就遇人不淑,为此还失落了很久,慢慢的才走出来。

  而李家豪呢,整日里风流浪荡,经常跑到怡红院喝酒,只为了多看几眼头牌姑娘,只是头牌姑娘哪是李家豪能肖想的呢?

  去了很多次见到的次数屈指可数,次数多了也不耐烦巴巴的等着,和院里一个风情万种妖娆妩媚的妓子就滚到了一起。

  不幸地,这名妓子染了风尘病,作为恩客的李家豪自然没能逃脱,也染上了。

  不得已跑回家和李父李母痛哭流涕,李家长辈虽然不可置信平日里的乖孙竟会去睡风尘女子,看到李家豪这般模样,也只能赶快请大夫看病救命。

  李家的独苗苗啊!可不能出事啊!

  请了大夫看了病,虽然是祛除了病气,但也有后遗症,后遗症就是……李家豪不行了,只能半软不硬的耷拢着。

  李家长辈哭天抢地,好一副凄惨模样。

  回过神来到处找偏方希望能有所好转,毕竟还没有完全废掉不是吗?

  只是这么一番动作,倒是让李家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李家人一边心碎传宗接代无望,一边还; 而李家豪呢,整日里风流浪荡,经常跑到怡红院喝酒,只为了多看几眼头牌姑娘,只是头牌姑娘哪是李家豪能肖想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