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张管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着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商量好,所以第二天一早,秦父和秦大哥去下田,秦小弟去上学,所以秦母带着秦大嫂秦二姐和秦栗一起去挖竹笋。

  四人都各背了一个大背篓,因为竹笋实在太多了,不一会儿背篓就都装满了,一趟趟的来回,不过一天的功夫四人便挖了一院子的竹笋,院里都堆满了。

  秦大嫂抽空做了晚饭,一家人吃了饭都搬了凳子齐齐围坐洗竹笋,洗好了泡一晚上,第二天才捞出来过水。为了腌制大量的酸笋,秦母下了心咬着牙买了十个大缸,十个大缸齐齐摆在院子里。之所以这么大动静没有被村里人注意到,是因为秦家周围没有几户人家,靠山且背坡,安静好做事。

  终于弄好了十缸酸笋,秦栗和秦母秦大嫂商量这酸笋该怎么去卖,卖多少钱比较合适。

  “让大郎挑着担去镇上叫卖,就卖五文钱一碗吧。”秦母比划着巴掌大小的碗口道。

  秦栗摇摇头:“娘,这也太便宜了,只卖五文钱一碗的话,大哥挑一担也卖不了多少银钱。”

  “这笋毕竟到处都有,咱们也没花钱买,就买了几口缸,辣椒啥的那些都是咱地里自己种的,赚个辛苦钱。”秦母道。

  “娘,你这么想是不对的,咱们这么辛苦的腌酸笋,就是为了卖钱,哥挑一趟如果不能多卖点,来来回回太辛苦了。况且,咱们家的酸笋做法味道可是镇上独一份,肯定不愁卖,这酸笋做法也不是特别难,过不了多久那些酒楼食铺就都能琢磨出,咱们要在前头赚第一笔钱。”秦栗缓缓说道。

  “那栗哥儿,你觉得怎么卖合适?”秦大嫂问。

  “一碗十五文。”

  秦母和秦大嫂都惊讶的叹道,“一碗十五文,这么贵会有人买吗?”

  秦栗点点头,肯定的说:“肯定有人买。娘,大嫂,你们不要按咱们的思维去想,换个想法,镇上的人买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哪个不比咱们精细?花费哪个不比咱们的贵?对咱们来说十五文是很贵,但是镇上酒楼随便一道菜,都不低于二十文。”

  秦母和秦大嫂对视了一眼,最终秦大嫂点了点头:“娘,我觉得栗哥儿说的没错,镇上的人肯定和咱们不一样,人家舍得在吃上花销。上次冯二郎回来不是说过吗,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买的鸡蛋,都十文钱一个呢!”

  秦母回想了一下,也记起了这件事,最终点了点头,同意了秦栗说的一碗酸笋卖十五文钱。

  第二日天还未亮,秦父秦母就装好一担子的酸笋,交代秦大郎一碗卖十五文,不能议价。秦大郎挑着担,就着蒙蒙夜色出发了。

  待到秦栗醒来时,已经天亮了,得知秦大哥离家已经快两个时辰,说内心不焦急是假的。自秦栗穿越以来的这些时日,虽说对这个朝代的常识和物价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也是秦栗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尝试,虽说昨夜叮嘱了大哥几句,就怕大哥放不开不听秦栗的话。

  好在秦大哥没让秦栗纠结担心太久,午后秦大哥紧赶慢赶的到了家。

  看到秦大哥进门的身影,秦栗一溜儿的跑到秦大哥跟前。看着秦栗亮亮的眼睛,秦大哥揉了揉秦栗的脑袋:“都卖完了,大哥还有话要和娘说,栗哥儿也过来。”

  秦大哥放下扁担,拿出一个小罐子抱着进了屋。

  看到自己的大儿回了家,秦母问:“大郎如何?可好卖?”

  “娘,好卖得很!”秦大哥咕噜噜的喝了一大碗水,将手中的小罐子放到桌上,“娘你看,这是今早卖酸笋的钱,足足五吊钱!”

  秦母听了一惊,五吊钱!也就是五两银子!在大延,一吊钱就是一两银子,一吊钱就是1000枚铜钱,也就是1000文=一吊钱=一两银子。

  秦大哥带回来的五两银子可是过去秦家人半年多的收入!如今才一天早上,就赚了这么多。

 &哥放不开不听秦栗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