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君心臣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样的人物,就算完成连中六元的壮举,顶多会令天下人震惊,却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说到底,还是卫辰这小子自己争气,朕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说起来,朕还要感谢他才是。”

  一想到言官们有口难言的憋屈模样,这些年饱受言官之苦的赵真心里就一阵舒爽,连带着对卫辰也是好感大增。

  然而,正当赵真心情大好,准备开口点卫辰为状元之际,殿下却响起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陛下,殿试乃是国家抡才大典,岂可为了六元及第的佳话,就行凑数之举?依臣看来,此乃误国误才之举!”

  赵真想点卫辰为状元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时候还有胆子触皇帝霉头的,自然是龙图阁首辅韩章。

  六元及第的祥瑞虽好,却仅仅对于赵真而言,韩章他们可不想看见赵真因此而平添了底气,在立储之事上愈发固执,听不进谏言。

  就在韩章之后,次辅文彦昌也站了出来,对着卫辰就是一通狂喷:“此子虽才华横溢,却是个媚君谄上之人,心思实在奸险,微臣以为,此子不可取!”

  接着,徐穆又出来讲了一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道,句句引经据典,令人无可辩驳,差点把坐在御座上的赵真都给绕晕了。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别看眼下劝君立储乃是大势所趋,但大臣们也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

  先说首辅韩章,其实他未必真的愿意带头得罪天子,可下面议论汹汹,他作为百官之首,也只能被架了上去。

  再说徐穆,他在龙图阁中排序最末,话语权也最少,他在乎的,是在新君那里得到一份拥立之功,从而更进一步。

  三位大学士之中,唯有次辅文彦昌,才是真正的出于一片公心。

  看起来铁板一块的大学士们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七位读卷官了。

  赵真御极近四十年,也算是斗争经验丰富,很快就从中找到了突破口。

  工部尚书卢宗岱。

  他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即便是现任首辅韩章,私下里也得尊称一声老前辈,这也叫意味着,卢宗岱的话,分量很重。

  而且,最重要的是卢宗岱年事已高,离荣休致仕也没几年了,早已不在乎朝堂上的那些争斗,只求为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幼子讨个荫封,而这也注定了,他会站在赵真这一边。

  果然,赵真只是递过去一个眼神,卢宗岱就心领神会,出班奏道:“陛下,见微知着,观文知人,微臣以为,卫辰此人不仅文章冠绝当代,而且为人亦是尽忠事君,如此少年英才,非大魁天下不足以嘉其忠,微臣斗胆,荐卫辰为状元。”

  “臣附议!”

  卢宗岱话音刚落,翰林学士刘廷锡也跟着上前一步。

  翰林院与别的朝廷机构不同,独立性很大,刘廷锡掌翰林院事,也被称为“文相”,实权与大学士也是相差无几,自然不必看龙图阁的脸色。

  刘廷锡是真心爱惜卫辰的才华,不忍看他就此埋没,言辞恳切道:“陛下,卫辰的文章句句生辉,章章华彩,假以时日,必成一代文宗,此等人才入陛下彀中,实乃社稷之福!”

  先前卫辰的卷子上能画五个圈,也就意味着有五位读卷官欣赏他的文章,此时有了卢宗岱、刘廷锡二人出头,剩下三位读卷官也没了顾虑,纷纷出班附议。

  眼见场面形成了五对五,双方势均力敌,赵真不由微微一笑。

  既然臣子们争执不下,就该他这个天子来一锤定音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