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酒家做客3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们知不知道,我有多久没这么痛快得喝过酒了?”老先生手握酒杯,搭着二人肩膀,语气一沉一沉地说道。

  兴许是有些醉了,已然开始掏心窝子似的言语了,二人倒是没喝多少,理智还在,难得见到传说大儒这般模样,只笑着附和着“先生说,我们听着……”

  “嘿嘿……”老先生咧嘴嘿嘿一笑,又仰喉饮了一杯,咕咚下肚之后,老先生抬了抬眼,道“我也记不得了……总之没像今日这么喝过……哦……大概是我自长安回来的时候,新宋皇帝请我喝的酒,那天,我们说了很多的话……很多很多很多的话,他问我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离开长安?待在长安不好吗?那时,我受邀前往长安讲学已有三载,成了当时文坛最耀眼的人物,可现在回头想想,那三年长安长街讲学讲的确实不怎么样,无非是书中的一些早已根深蒂固的大道理,可那是,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人们也总喜欢听这些用处不大的道理。”

  那时,是新宋十一年,据唐亡不过十个年头而已,唐末诸侯割据,各方势力开始展露头角,新宋这一支由北蛮子领导的剽悍军队趁势南下,占据了大江北岸的全部土地,那个由武力至上的时代,没人能阻挡新宋入主长安,可文人还有骨气,奋而笔伐,南唐,后蜀,大理,吴越…………诸地的学子纷纷著述立册,言新宋蛮人行径如曹孟德,鸠占鹊巢。

  新宋自然不忍这口恶气,纷纷言道要渡江南下,打的那些文人再开不了口,话虽这么说,可新宋经历了数十年的血战,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南下了。当此时,新宋朝堂有一部尚书,道文以载道,教化人心,唐时宫中典籍历经战乱已毁大半,须得重塑文章典籍,教化人心,重回文道昌盛的时代,届时,新宋皇帝下旨,厚赏能重塑长安宫中典籍的人物。

  以唐为正统的南唐朝廷已经在金陵扎下脚跟,原为唐时宫中编撰的苏无用已经侨居金陵,听闻新宋皇帝昭告天下之书后,本着做学问的心,潜心数载,著书千余册,遣人送回长安。

  当此时,新宋文坛震荡,不曾想着真有人能将典籍重塑,这时,苏无用这人方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那个半辈子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的小小编撰竟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那些早已被战火焚烧的千余册典籍重现世间,文坛震荡。

  “新宋十一年,我穷困潦倒,用了半辈子攒下的银钱在梧桐街十七巷购置一处房产,重新编写那些书册,用尽了我所有的积蓄……如果那时再不出名,我都不知道之后该吃什么,该喝什么,世人皆知,我是本着做学问的心思,才无偿将那些珍贵典籍遣人送回长安,可没有人会知道,我急需新宋皇帝一笔赏钱,好继续能在南唐金陵活下去……半辈子的埋没,终于在快要老的时候出名了,也是那一年,新宋太子亲自在十七巷巷口下轿,诚邀我前去长安讲学……”老先生说着,已经半倚在桌子上了,往日那些岁月,依稀记得。

  “再然后,就是你们熟知的长安长街讲学了,三年六个月风雨无阻,不是不想停下,而是想借此机会让天下人瞧瞧,这乱世之中,还有苏无用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还好胸中有些笔墨,把想说的,不想说的,书中有的,书中没有的,在那三年六个月当中,我都说了出来,,现在想想也是十分痛快,临别之际,新宋皇帝问了我三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十分潇洒地走掉了……”

  仰喉饮酒,那些峥嵘的岁月,虽不铁血丹心,也不磅礴十分,但于老先生而言,同样的刻苦铭心。

  醉了,老先生没有喝多少酒就醉倒了,趴在桌子上,手中还紧紧攥着酒杯。

  叫江山带着几个人过来,好生扶着老先生到客房里休息,包厢里,少了一人,现在,完全成了年轻人的天下。

  老先生那一席酒后醉话,直听得人瞪目咂舌,原来那个大儒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那个大儒也有被茶米油盐为难的一日,原来大儒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半辈子郁郁不得志的人,只是个人罢了……

  真是奇怪,李从嘉和王谢都掩面笑了笑,手中酒杯碰了碰,王谢一干而尽,李从嘉只是小小抿了一口。

  不知他们在笑什么,笑老先生……还是笑这世俗太过……

  总之,没人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再过一会儿,李双双和谢绣娘也出去了,她们饭量本来就小,也不善饮酒,吃了些果子蜜饯,肚子就被填满了。如今也不想听这么两个人说着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来,便相约着去隔壁茶楼里,听瞎子老许说书去了。

  ……

  “你是?”

  “天底下最有钱的人,王谢!”

  “那我就是天底下最闲适的跛脚王爷!”

  “你这个可不太好实现,最闲适?有多难你不会不知道吧!有人说,天底下皇帝最闲适,因为天底下就皇帝最大了,什么王侯,什么公侯伯,都比不上他,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数不尽的钱财,至高无上的权力,仿佛皇帝一出生就什么也不用操心。至少,在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可事实如此吗?那些最为险恶,最冷的,最阴毒箭齐齐向他射去,他能活下来并坐到那个位置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这期间,他要做很多的事情,可的积蓄……如果那时再不出名,我都不知道之后该吃什么,该喝什么,世人皆知,我是本着做学问的心思,才无偿将那些珍贵典籍遣人送回长安,可没有人会知道,我急需新宋皇帝一笔赏钱,好继续能在南唐金陵活下去……半辈子的埋没,终于在快要老的时候出名了,也是那一年,新宋太子亲自在十七巷巷口下轿,诚邀我前去长安讲学……”老先生说着,已经半倚在桌子上了,往日那些岁月,依稀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