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北极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雅库茨克,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首都,冬季的温度,甚至有时候比北极圈内还要寒冷。

  东西伯利亚的冷风呼啸,宋郁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你跟他说,我再加五万卢布,问他去不去。”她对俄罗斯翻译说。

  宋郁请的俄罗斯翻译是一个金发很漂亮的年轻姑娘,名字叫莉娜,在中国读过三年的大学。

  莉娜闻言,愣了愣,对着租车行老板比了个手势,用俄语沟通,转述了宋郁开出的高价。

  租车行老板身形高大魁梧,挺着大大的啤酒肚,听到五万卢布时,犹豫了一瞬,又迅速摆摆手,用俄语急促地拒绝。

  “给再多的钱他也不去。”莉娜翻译给宋郁。

  她无奈地耸肩,“不会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进奥伊米亚康。”

  “太冷了。”

  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的极寒之地,历史最低气温达到了-71度,冬季平均温度也到了-50度。

  再加上距离雅库茨克八百公里,路途中还要穿越一条非常危险的公路。

  “科雷马公路,被称作世界十大危险公路,其中有六百公里是无人区。”莉娜解释道。

  她扭头看向宋郁,希望能够打消她的念头:“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们已经问了所有的车行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他们找的车行,提供租售车辆和提供司机的服务,所有人听说宋郁要去的地方是奥伊米亚康,都立刻拒绝了。

  宋郁双手插进外套的口袋里,抿了抿唇,思索片刻:“那我自己开车去。”

  “你问他推荐一辆耐低温的车。”

  莉娜迟疑片刻,翻译给了车行老板。

  车行老板听闻,一脸不置信地看向宋郁。

  不过有生意不做白不做,他转身领着她们去看车。

  在极寒的环境里,普通的汽车发动机根本没有办法启动,最后车行老板给她挑了一辆俄罗斯产的UAZ吉普车。

  车行老板站在吉普车前,拍了拍车前盖,叽里呱啦介绍了一大堆。

  莉娜也跟不上他关于车子性能的各种专业词汇解释,只记得其中一个信息。

  “上个月刚有人提了一辆UAZ吉普。”她翻译说,“这辆是车行里的最后一辆了,虽然是二手的,但是质检保证没问题。”

  宋郁绕着吉普车转了一圈,本来就是只开一趟来回,能开就行,没什么可挑的,她朝莉娜点点头:“就这辆吧。”

  莉娜转身用俄语和老板交谈,还很努力地讲了个价。

  第二天,雅库茨克下起了雪。

  宋郁计划天不亮就开车出发,莉娜为她准备很多路上吃的食物,还有一个不锈钢保温壶,里面装了满满的热水。

  临出发前,莉娜欲言又止,试图劝她别去了。

  “等到温度暖和一些再去也不晚,我以前接待过国外的科考队,他们都是春夏才会进奥伊米亚康。”

  停在路边的黑色吉普车宛若一个庞然巨兽,车身线条硬朗彪悍,充分体现了战斗民族的特色。

  宋郁拉开车门,跃了进去,伸手系好安全带。

  她的手肘撑在窗檐,探出半个身子,笑了笑:“晚了我怕来不及。”

  宋郁将脑袋架着的墨镜撑回到鼻梁上,两手搭在方向盘上:“走了。”

  吉普车发动机的声音很大,轰隆轰隆,一头扎进了大雪里。

  从雅库茨克出发,宋郁一路往东开。

  以前她看过俄罗斯的影视作品,只知道西伯利亚荒凉寒冷,但真正穿越这片土地,大雪覆盖冻土,才真正领悟到,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的确需要钢铁的意志。

  随着越往东开,气温明显越来越低,因为温度过低,车内的暖气已经不制暖了,所幸车后排还生了一个火炉,是莉娜给她放的。

  这是莉娜之前作为翻译,跟随别国考察队去奥伊米亚康时学到的,住在那里的雅库特人,车里都会备上暖炉。

  白天日照时间很短,宋郁感觉没亮几个小时,天就又黑了。

  一路上,她就没看见过几辆车,上到科雷马公路以后,车就更少了。

  只能看见在路边被开翻了的一辆面包车,整个车头被埋进厚厚的雪里,就那么被抛弃在那里,谁也不想在这样冰封雪地里去救援“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