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来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耽误不得,姑娘快来梳洗,秋荷已经拿了姑娘爱吃的牛乳茶了,姑娘先用一盏子,暖暖胃。”红莺正说着,冬萍进了里屋,身后跟着秋荷,提着一个八宝食盒。

  “知道了,这冬天真真叫人苦恼,冷不说了,还总觉得困乏。”祝芸婳说着,便打了个哈欠,懒懒的抱怨着。

  去年岁末,老太太发了话,让她跟着府里的四姑娘,也就是她的嫡姐姐一起上学堂去,四姐姐倒是比她大了些年岁,已然入学堂五六年之久,自是养成了好习惯。

  而她虽也仰仗老太太的恩典,得以跟着一起去学堂,可人小觉多,又总畏寒,是以每每上学,两三日,便有一日迟到的。

  那女夫子见她年岁尚小,且又生的单薄可怜,自有一股喜爱之情,便不曾将此事告知祝家大人,所以每每迟到之时,便多以祝芸婳告罪了结,那女夫子也不多加苛责,只提醒红莺她们这些丫头,需早早叫醒八小姐。

  祝芸婳急急的收拾停当,吃完早饭便立时去给祖母请安,之后便如往常一样去了学堂,跟着她四姐姐一起听夫子讲课,如此常事,便不多赘述。

  且说这天祝家老太太,趁着儿媳儿子前来请安之时,说了件大事。

  原来是前几日,祝家老大祝良植从淮京来信,催着母亲和弟弟启程回京。

  承蒙当今圣上恩典,那当初弹劾祝老爷的官员因为贪污落了马,圣上彻查他身上的事,所以才得以为祝老爷昭雪。

  虽然早就知道不久要回京去,可这突然间身上的冤案得以澄清,祝老爷听见这话,激动的忘了理法,冲上去一把拿过祝老太太手里的信,两手颤抖着,一字一句看着,似是要将那纸看穿。

  他盯着那两页纸看了良久,嘴里嚅嚅着道,“我是清白的,我是清白的…”说着这么倒流下一滴泪来。

  倒叫上首的老太太唬了一跳,旁边的江夫人见着丈夫这副样子,有心要劝两句,倒叫祝老太太一个眼神劝住了。

  祝姥爷如今冤案昭雪,自然心里一会晴一会雨,竟有点迷住了。

  老太太和江夫人见状,自己也落下泪来,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丈夫,被他人诬陷,才到这贫瘠的地方来,如今真真是叫她们欢喜一回,又心酸一回,心里五味杂陈,道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老太太最先反应过来,喝了一口丫鬟捧上来的茶,指着江夫人说道,“快去劝劝老爷,这是天大的喜事,不可叫他一时大喜过望,迷了心智。”

  江夫人也反应过来,拿着帕子也顾不得擦去眼里的泪,上前去,只拿话劝祝老爷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终于沉冤昭雪,咱们一家此身终于清白了。”

  “是啊,终于清白了。”祝老爷也回过神来,答道。

  “母亲、娘子,咱们也是时候该回京城了”,祝老爷此时已经完全回过神来,一脸凝重的跟他老娘和夫人说起了回京之事。

  祝老太太和江夫人无有不应,又有祝家老大的催促,正是回京的好时候。如今,也是开春之时,回京之路可走水路亦可走陆路,倒是两厢得宜。

  最后三个人一合计,考虑到祝府女眷们体弱,便由祝老爷一人带着仆从快马加鞭赶回淮京述职,女眷们则坐船由水路直上,通过勉州直达淮京。

  江夫人心里略微不快,自家夫君这个人,与他二十多年夫妻,心里最是明白他的。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自己带着一部分仆从快马加鞭回去,倒是为了谁呢?还不是那京里的狐媚子与她的一双女儿。

  当初跟着丈夫被贬至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跟着他受苦受累,诺大的一个家需要她操持,却让那贱人在京城住着大宅子,过着舒坦的日子,叫人想想便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背地里诅咒那贱人八百回。

  却原来跟着祝老爷一起到这地方来的只有江夫人和无儿无女的文姨娘,本来是要全家都过来的,可祝老爷偏心那季姨娘,又舍不得让她跟着他长途跋涉,来到这么贫苦的地方受罪,便以季姨娘身弱,儿女又幼小,不适合来这么远的地方,便让她们留在了淮京。

  从季姨娘开了先例,祝老爷倒也对其他姨娘也不好厚此薄彼,便只带了江夫人与文姨娘,儿女中也只带了四姑娘与八姑娘。

  四姑娘本就是江夫人所出的嫡女,从小知礼识趣,对江夫人最是妥帖,便跟着母亲一同来到了这乡下,也不叫苦叫累,倒真真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