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圣女眼中的信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社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组织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白莲教,朱舜对他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不了解。

  白莲教,只是一个统称,因为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这数十种教派都有白莲教的印记,所以才会说白莲教在明末只是个统称,就像现在的教主和圣女,朱舜就不知道他们是属于哪个名称的教派。

  这些都是朱舜所不知道的,他一直以为白莲教就是一个邪教组织,真实的历史上白莲教初期的教义是教人向善的,但是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教义也发生了变化。

  就像电视演的元末明初时期的明教,就是白莲教,他们的反元斗争,是真实的,再到清朝,电视上演的的反清复明组织,也是白莲教,这也是真的。

  但是在明末清初时期,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有些让人恼怒。

  其实这个时期的白莲教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他们的教义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不过是彻底的邪恶起来。

  朱舜她对白莲教不了解,所以就没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把圣女抓起来,就是因为朱舜想华夏少死些人。

  就是朱舜在不了解,也知道在这个时期白莲教的教众可不在少数。

  其实在朱舜看来,白莲教之所以成为邪教,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老百姓都朝不保夕了,不向极端发展才怪。

  这个时期的白莲教处于迷茫时期,该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但是朱舜来到皇庄一个多月,这里发生的变化,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惧怕,有好奇,也有不甘,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袭击。

  圣女是出于好奇,因为朱舜所作所为在那些文人眼里,就是不思进取,玩物丧志,离经叛道(朱舜在皇庄里允许女人出来工作)的,他就是一个异类。

  但是在圣女眼里,朱舜是博学多才,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的。

  这一个多月,皇庄的变化,圣女看在眼里,也别是当她在皇庄调查那些佃户时,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信王在他们心中崇高的地位。

  此时她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白莲教在明朝初期提出过一个口号,人人有地种,有衣穿,有房子住(是不是很惊奇,这个是真的),现在皇庄不正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吗?

  特别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免费读书让她对朱舜有些崇拜。

  但是杀父之仇该怎么办?

  此时她很纠结。

  “带下去吧,看好了,别让他死了,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看着地上已经渐渐停止哀嚎的书生,朱舜挥挥手让护卫把他带走。

  “信王……”

  “你别说话,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人不让他干些苦活累活,他是不会知道民间疾苦的。”

  圣女一开口,朱舜就打断了她,书生这种人最好的惩罚不是砍头,而是劳动改造,反正明年开春,皇庄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正好缺劳力,这现成的不用白不用,还不用给工钱,就美滋滋。

  “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何必这样羞辱他?”

  圣女有些看不过去了,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很高,他们看不起那些农民和匠人,认为他们都是卑贱的,对于他们他们的工作更是鄙视至极,君子远庖厨,曲解之后,就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最好的写照。

  “羞辱?这从何说起,干些活就叫羞辱?在你们眼里老百姓都是下贱的,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织的衣服,做的工具,你们心安理得的吃着穿着用着,可是你们看不起他们的所作所为。”

  朱舜大喘一口气,接着道。

  “真他妈的操蛋,老百姓供着你们吃穿用,你们他娘的看不起他们,有本事每天不吃饭,不住房子,不穿衣服。靠,这混蛋的社会。”

  朱舜最后眼睛有些发红,曾经后世的一些事情深深的刺激着他,祖祖辈辈农民出身,他知道农民的苦楚,特别是在基层干了十几年,老百姓的苦和累,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是一名大学教授公开歧视农民的言论,让他刻骨铭心!

  “你……”

  看着朱舜发怒的样子,圣女等一行人都有些害怕,他们不知道朱舜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仅仅只是为了在他们眼里的贱民?

  大明的王爷应该是高贵的,和那些农民是挂不上边的,但是信王真的为了那,认为他们都是卑贱的,对于他们他们的工作更是鄙视至极,君子远庖厨,曲解之后,就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最好的写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