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白衍抵达边境,茅焦抵达水村(二合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功第二百一十四章:白衍抵达边境,茅焦抵达水村二合一

  因为是要去秦赵边境,而且还是与王翦将军会合。

  故而白衍率领大军,需要南下二十里,顺着山脉之中的延河往东南方向赶路,四日的路程,方能从河口出上郡。

  出上郡之后便是上党地区。

  当年秦国在上党一地,因为上党地区的疆域,与赵国大战在长平一带,各自损伤数十万人马。

  最终秦昭襄王使用白起为主将,为秦国,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

  让人可惜的是,当年长平一战后,秦昭襄王听信范睢之言,没有灭赵。

  在秦国,无数秦人都曾感慨过,若是当初秦昭襄王灭赵,或许秦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在李牧手中。

  不过这点直至如今,一直都存在争议。

  因为很多人,连带秦国很多大臣谈及此事之时,都说那时候秦国也元气大伤,需要休整,还需要防范其他诸侯国。

  每当白衍听到他人争论时。

  白衍不清楚那时候的具体情况,但白衍始终不相信这个观点。

  因为能让平生没有一次战败的白起,亲口说出灭赵之言,那白起定然是有把握灭赵,而且也考虑到其他诸侯国。

  后面白起拒绝领兵灭赵,也是证明这一点。

  毕竟若是没有把握,白起不会贸然发兵!

  为将者,若无把握,怎会至大军于死地,更别说是戎马一生的白起。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便是,等长平一战过九个月后,秦昭襄王再次下令,发兵灭赵。

  秦赵一战耗时三年,死伤数十万,九个月的时间,对于秦国来说,根本恢复不了什么,反而是给赵国与其他诸侯国反应准备的机会。

  所以秦昭襄王之所以下令灭赵,大概率是秦昭襄王已经醒悟明白过来,知道秦国曾经是有能力灭赵,并且已经开始后悔之前没有灭赵,想要挽回失去的机会。

  后面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

  秦昭襄王因为后悔,再次出兵,却攻克不下邯郸,反而成就信陵君,让信陵君名扬天下。

  那一战,秦国败退,曾经夺下的上党,也丢失许多城邑。

  直到十多年后,秦国恢复元气,派遣大将蒙骜率领秦军夺回城邑,没想到却再次被信陵君大败,而且信陵君还率领诸国联军,一直打到函谷关。

  ...........

  几日后。

  白衍率领麾下铁骑,绕过一个个山脉,途径山脉之中的澜城、皋狼、离石,随后顺着古道出山川,来到秦赵边境的祁城。

  抵达祁城之后。

  白衍骑着战马,老远就看到数不尽的大军营地,安札在平野上,其数量一样望去,密密麻麻,绵延至整片旷野,比起当初灭韩之时的数量,只多不少。

  此刻在白衍身后,一名名铁骑将士骑着装有马镫、马掌钉的战马,手持一根根长戈、秦字黑旗,目光肃然的看着前方。

  烈日下。

  看不到头的铁骑大军,配上数不清的长戈、秦旗,显得格外有气势。

  白衍勒住战马,举手示意停下。

  顷刻间。

  白衍身后所有铁骑将领、铁骑将士,全都纷纷勒住战马。

  “左庶长!王翦将军已经为铁骑大军,在北边设有营地!”

  伴随着马蹄声,三名从祁城方向骑马而来的骑兵,来到白衍面前,拱手说道。

  这三人是王翦的亲信,在收到铁骑大军即将抵达之后,便一直在等候白衍的到来。

  白衍点点头。

  转头看向奚元、宴茂等一众铁骑将领。

  “带领将士们去休整!”

  白衍下令道。

  这沿途十余日的赶路,加上烈日,铁骑大军也都已经疲乏,好在王翦将军也收到消息,为了隐蔽,已经命人提前准备好大营。

  眼下将士们需要休整,白衍也需要去王翦哪里。

  毕竟此番白衍是王翦的副将。

  “诺!”

  “诺!

  ”

  宴茂、奚元等人,对着白衍拱手接令,随后跟着方才过来的骑马士卒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赶去。

  看着一名名,数不尽的铁骑将士,从眼前成排成排的骑马经过。

  王翦的三名亲信,满是震撼的看着这支铁骑大军。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整备齐全的铁骑大军!

  那些供人踩着的小铁器,身为骑兵,他们第一眼就看出那东西的作用。

  还有那一匹匹战马的马蹄似乎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