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按照这位同学所说,一个国家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但不会缩小,还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了?但这位同学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我国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自我国成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只是到了新世纪,东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才逐渐降低,经济出现负增长的现象。由此可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是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我国东北的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就是最好的例子,世界上也有很多城市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后,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

  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是有重要原因的,而它的经济衰退也是有原因的。在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化程度非常低,大部分的工业设施都是抗战胜利后直接接受的日本留下的各种工业,这些工业大多数就位于东北三省。后来,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重工业,这批工厂也大多建设在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大多数是平原地区,粮食产量丰富,各种资源也非常的丰富,交通设施也比我国的其他地方要好很多。至于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交通也便利,为什么不将这些工业建设在这些地方,各位同学可能也知道答案。我国建国初期,国际上的形势不太乐观,将工业建在东北,可以减少被毁掉的危险。”

  “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我国对重要产业的建设和投资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将更多的工业建在了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在我国的基础设施不是非常完善的时候,将工业建在沿海地区,可以高效的利用水运的优势,既可以将工业的产品通过水运运输到我国各个地方,更方便我国将工业产品销售到国外,换取外汇和我国所需的各种物资。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外的大量企业进入我国进行投资,这些企业首选的也是我国沿海的各大城市。相比较东北三省来说,南方的气候更加暖和,更适宜人民居住,人口也是非常巨大,拥有非常广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而且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南方的交通设施也完善起来,甚至比东北三省的交通更加便捷,更重要的南方拥有很多非常优良的港口,方便这些企业将产品运输到其他国家销售,减少运输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重工业虽然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产业,不过在我国的各种产业中,重工业的能够带来的财富逐渐在降低,我国兴起了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时期,东北三省还是在支持发展地方的重工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不够。随着我国逐渐淘汰一些老旧的重工业,发展新型的重工业,东北三省的老工业发展就受到很大限制。由于东北三省的产业发展比较单一,地理条件甚至比不上内地的很多省份,经济的衰退也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我国进入高铁时代,东北三省的地理优势基本上是没有了。东北经济的衰退还应该和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我不是学习税收专业相关的学生,我就不在这里进行分析了,有请学习税收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进行分析吧。”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的税收制度。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政府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差别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向下一级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有: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前,还有两种税收制度,一种是包干制,另一种可以称为统税制。包干制就是各级政府实行独立的财税制度,各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缴固定的税额,剩余的税收由各级政府自己支配。不过这种税收制度在我国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从1980年到1984年的实验阶段,1985年以后全面实施,再到1994年实现分税制,总共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这是由于包干制存在非常大的弊端,造成了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低,出现了中央政府没钱,地方政府比较富裕的情况。当然了,包干制也有很多的好处,它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国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在我国改革开这里进行分析了,有请学习税收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进行分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