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懿旨(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马车径直驶入了一处宅子,李阁老亲自替他掀开帘子,引他下马车。

  “出了何事?”他冷声问。

  李阁老显然也一肚子气,沉声道:“太后懿旨,关闭宫门,群臣被挡在了宫门外,不得入内。”

  江东王听得这话,面色骤然沉下,“太后的懿旨何时能飞出寿安宫?元庆是做什么吃的?”

  李阁老亦心神不定,只道:“想必是元庆那里出了岔子,但恐怕还有别的纰漏。听城门上的守卫说,是永明宫的赵福德亲自举着太后的懿旨去下令的。他是太监总管,颇有身份,又是皇上的亲信,所以众将士没有怀疑,悉数照办。”

  “赵福德?永明宫?”江东王的目光定了定,忽然透出杀气。

  “是她。”他冷冷道。

  李阁老不解其意:“殿下是指……”

  “还有谁。”江东王的声音似是从牙缝里挤出来,“自是晏月夕那贱人。”

  寿安宫里,器物翻倒,一片狼藉。

  正殿外,十几具尸首躺在地上,宫人太监跪了一片,瑟瑟发抖。

  寿安宫的宫门的守卫就被禁军缴械,而后,禁军将寿安宫围起来,破门而入。事发突然,元庆等人来不及反抗,就被按住。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寿安宫里已然变了天。

  周嬷嬷头发散乱,被人扶着,颤颤巍巍地从牢房里走出来。

  望见站在正殿前的太后,她痛哭流涕,没等走到跟前,就拜倒在地上:“老奴万死……未能护太后周全……老奴万死……”

  赵福德忙将她扶起,道:“周嬷嬷不必难过,一切都过去了,太后好好的,岂非大好?”

  太后走过来,看着她,轻轻将她鬓边散下的白发拾起,抚了抚她的肩膀。

  “这些日子,委屈你了。”她说,“只恨我年老力衰,竟被奸佞所挟持,连你也几乎保不住。”

  周嬷嬷哭得愈发难过,又要下跪。

  太后安慰了些话,吩咐旁人将她扶下去歇息。

  赵福德对太后道:“时辰还早,太后一夜未眠,还是回寝殿里歇息吧。”

  太后的目光扫过前庭,摇摇头,声音疲惫:“事到如今,哪里还容得我歇息。扶我到佛堂里去,此处,便交给你们了。”

  赵福德应下。

  看着太后离开的身影,他心中也不由叹口气。吩咐手下处置尸首,甄别元庆余党之后,赵福德来到了周嬷嬷歇息的偏殿里。

  周嬷嬷惊魂未定,擦了擦眼角的泪,低声问:“妾在狱中听到了丧钟的声音,心惊肉跳。方才宫人说,那丧钟做不得准。这话,究竟是真的,还是安慰太后的?”

  “自然是真的。”赵福德道,“嬷嬷想一想,那些逆党既然敢对寿安宫下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皇上真有个三长两短,也是先报到寿安宫,再召集内阁商议,有了准备,才用丧钟昭告天下,操办丧仪。如今什么也不做,那丧钟就敲起来了,自是有人故意为之。”

  周嬷嬷的神色放松了些,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又道:“话是这么说,可妾这心里头却没一点安分。毕竟先太子也是这么去的啊……”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先太子出事,乃是中了丘国人的奸计。皇上做事本就谨慎,又加上有太子的前车之鉴,皇上又怎会上当?宫里已经派出快马往前方去探,有准信来之前,一切都是胡说八道,切不可轻信。”

  “公公说的是,”周嬷嬷频频点头,随即又忧心,“可如今该如何是好?那元庆敢如此胡作非为,定是有了后手的。这皇宫八道门,哪一道出了岔子,都难保周全。皇上那头还不知归期,我等莫非坐以待毙?”

  赵福德道:“这事,女史那边正在应对。周嬷嬷用些膳,歇息歇息,便去陪伴太后。有嬷嬷在,太后也能安心些。”

  “这是自然。”周嬷嬷说着,却有些目光不定,“只不知,女史可靠得住?公公也知晓,过去太后对她并不好……”

  “周嬷嬷糊涂!”赵福德面色严肃,“若女史存了那个心思,今天早晨又何必动用皇上密诏,召集禁军冲进寿安宫来营救太后?又何必将嬷嬷放出来?她自个儿逃走,借着叛党的手除掉太后和嬷嬷不好么?反正皇上就算知道了,也绝不会怪罪她。都什么时候了,嬷嬷还存了这种心思!”

  周嬷嬷面带愧色,嘀咕了两声,低下头去。

  “这话万不可再说。”赵福德道,“太子的前车之鉴,皇上又怎会上当?宫里已经派出快马往前方去探,有准信来之前,一切都是胡说八道,切不可轻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