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钓鱼(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让我不必再审那犯人?”凌霄看卫煌一眼,“他这么说的?”

  “正是。”卫煌向凌霄道,

  “公主差点就被那贼人伤了,不审又如何找出背后之人?”春儿在一旁听了,不满插嘴,“沈大人莫不是昏了头?”

  “沈大人说,此人不过是三斗教的一个小卒,就算撬开嘴,也说不出多少来。”卫煌忙道,“他手上,已经有了更大的犯人。”

  凌霄露出讶色:“是谁?”

  “沈大人已将此事写成了一份奏报,令下官呈与公主。”

  说罢,卫煌拿出一份文书,呈到凌霄面前。

  凌霄看去,只见那竟是规规矩矩写作了折子的模样,仿佛呈给朝廷似的。

  她接过,将折子打开,里面的字迹小而俊逸,写得密密麻麻。

  沈劭折子里说,早在两个月前洪水泛滥之时,他就已经紧急上书朝廷,请朝廷出面挑拨赈灾粮。后来粮食调来,存在永济仓,可到了开仓放粮之时,粮食却不见了。沈劭前往永济仓调查粮食的去向,查到些踪迹,一路追查。他心里笃定有能耐做下这等事的,除了公子不会有别人。故而,他顺藤摸瓜找到江东王府上的时候,心中已经感到胜券在握,公子必是江东王。没想到,那夜,他遇到了同来打探的凌霄;更没想到,他和凌霄亲眼目睹了公子的真容,竟是阿絮。

  有了此事,沈劭确定赈灾粮失踪一事与公子脱不了干系。离开之后,他直接遣人把阿絮的手下盯住。毕竟偷走了几千石米粮,并不好藏,定然会露出马脚。

  此法果然有效,很快,沈劭就找到了藏粮的地方。这几日,他正是带兵突袭那处贼窝,把粮食抢回来。

  凌霄看着,目光微亮。

  沈劭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再往下看,据沈劭所述,这运粮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常有贼人袭击,企图抢粮。沈劭也早有防备,见招拆招,并追查出,这伙人正是三斗教的。

  沈劭预计,自己虽然将粮食带回了扬州,但三斗教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路上,他设下了调虎离山之计,先发制人,捉了率兵来烧粮的三斗教大护法高维。

  凌霄看着,只觉得心头振奋,一阵手痒。

  没想到短短两三天,沈劭竟办了这么多的事。

  可惜,她想。

  如果自己在场,定然要打个痛快,将自己今日被三斗教惹起的火气都撒出去。可惜这沈劭是个木头,有这样的好事也不透个风,当真无趣。

  沈劭在折子里又提到,可惜阿絮那边消息太过灵通,就在刚入城之前,他亲自率人直扑阿絮的春意楼,结果已是人去楼空,什么也没有了。

  早跟我说,我去直捣黄龙不就好了。

  凌霄看着,越看越来气。

  心里骂道,沈劭你这傻瓜,大傻瓜!

  春儿站在一旁,见凌霄看着折子,脸上神色一会阴一会晴的,好奇道:“公主,这上面都写了什么?他抓的大犯人是谁?”

  凌霄将折子收起来,“哼”一声,道:“什么大犯人,捡个芝麻当宝贝,大傻瓜。”

  “那……”春儿望着凌霄,“公主意下如何?”

  凌霄的眼珠转了转。

  “将那刺客提出来。”她说,“我自有道理。”

  *

  暮色沉下,晚鸦飞过,落在不远处寂寥的墙头上。

  梁见下了地道,穿过重重机关,在最后一道闸门前敲响暗号。

  那暗号需得重复两次,这是商量好的。若是来人没有经过这道章程,径直打开机关,即便进去了,也会被乱箭射死。

  待得了门那边的回应后,梁见才打开机关,另一个高瘦的男子迎了出来。

  他是阿絮的另一个亲信,名叫董晟。

  “梁兄来了,如今城中形势如何?”

  梁见道:“不妙,不仅我的人被抓进去了好些,沈劭还在大肆抓捕公子。隆兴行、芙蓉会和青龙帮的主事都被叫去说话了。幸而公子平素谨慎,不曾在宅中会见他们,也在得知沈劭回城之时就离开了春意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董晟颔首:“也幸而公子在城子暗宅无数,就算被沈劭盯住了一处也无妨。除非他们将整个扬州城都掀翻了。可就算那样,我们还有地道。”

  说着,他露出得意的笑。

  梁见却不由地蹙眉。

 &eemsp; 梁见下了地道,穿过重重机关,在最后一道闸门前敲响暗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