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世界终结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9年,8月11日。

  土瓦港下了一场大雨。

  刘志凡放下手上的文件,这是可口公司的合作意向书,对方通过仰光的买办发过来的。

  “呵呵……又玩这一套,真以为我们是傻子?”

  马驰摇了摇头,拿起一杯龙井茶:“傻子很多,假傻子也不少,目的不一样罢了。”

  可口公司在合作意向书中的合作条件非常宽厚,这并不是他们良心发现了,而是在试探青叶集团。

  显然已经通过一些渠道,可口公司已经知道了青叶集团向金星和沙溪供应低价玻璃瓶的事情。

  对于如此廉价的玻璃瓶,可口公司也感到了压力,以及背后存在的危机。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这一份合作意向书,一边试探青叶集团的玻璃瓶生产成本,一边又打算通过合作,将青叶集团拉上自己的战车,以后尝试吞并青叶集团。

  这是可口公司的惯用手段之一。

  无论是当年进入华国市场,还是这些年在安南、澜沧、高棉的建厂投资,都是和当地合作,然后逐步摧毁当地的本土品牌,最后彻底垄断市场。

  他们最喜欢和买办合作,并不是买办们不知道对方包藏祸心,而是双方利益一致。

  买办只要赚钱,短平快的赚钱。

  至于什么民族品牌、本地实业、技术自主,对于热衷于成为国际公民的买办而言,并不是什么必要的东西。

  当然,如果这些“噱头”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他们倒是不介意披上一层皮。

  刘志凡的管理者程序中,那庞大的商业数据库里面,有一大堆商业发展历史,怎么会不知道可口公司的心思。

  “可惜了,我们可是同行呀!”刘志凡耸耸肩笑道。

  马驰自然明白刘志凡的话中之意。

  巨企和买办或许可以成为一家人。

  但是巨企和巨企之间,注定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马驰和刘志凡都信奉李青叶的“世界终结论”,哪怕有核武器的威慑和平衡,世界在未来五十年内,必将走向终结,这种终结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人类文明从生物学意义上的终结,即人类灭亡。

  第二种可能,则是人类文明将实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一统,然后进入宇宙时代。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要么灭亡,要么飞升。

  那么人类文明将以那种形式灭亡或者统一?

  李青叶的观点非常清晰,人类的灭亡大概率是内战、疾病和环境恶化;而人类文明的统一,则会由巨企完成。

  为什么是巨企?而不是其他的组织?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技术在进步,技术的门槛在提升,技术的垄断在富集。

  不说智人公司掌握的生物芯片控制技术,就以当前各国的电子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之类,普通人根本反抗不了大公司的控制。

  在李青叶看来,普通人已经失去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了,没有在技术大爆炸之前,完成对世界的彻底改造,注定了普通人必将一败涂地。

  当然,其实二十一世纪的前期,普通人其实还有最后半次机会。

  那就是通过生物手段,彻底打破整个世界的秩序,通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摧毁大家族和大资本家的传承(从生物学意义上的摧毁),将巨企扼杀在摇篮之中。

  但是这种机会只有半次。

  而且一旦失控,人类文明将彻底毁灭。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普通人和上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