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两位人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错,这几个人都不错,都是人才啊。”

  乾清宫内,朱由检顶着昏暗的烛光,不顾已经半夜三更的昏昏欲睡,依然坚持不懈的伏在御案前审阅着那些官员的试题。

  经过长达半天多的的审阅,朱由检也终于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收回了视线。

  这一次的考核,还真让他选到了几个不错的官员。

  其中两个人的回答就引起了朱由检的瞩目,而此人就是蒋德璟和方岳贡。

  蒋德璟,字中葆,福建泉州晋江人。在崇祯时期,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血有肉、有骨有气的内阁首辅,竭尽全力去挽救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朱明王朝。

  蒋德璟出生于功勋官宦之家,祖上蒋旺乃安徽凤阳人,追随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兵反元,大小征战三十多年,被加封为武节将军骁骑尉,世袭福全所正千户。此后,蒋家先后十一代人世袭正千户的爵位。

  其父蒋彦乃是进士出身,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等职。他因为性格耿直而得罪上司,主动选择弃官返乡,之后一直在家中治学修身,教化民众。

  蒋德璟从小就天资聪颖睿智,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因此,他的学业突飞猛进,诗词俱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才子。而同时,父亲耿直的言行举止更是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影响着他。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蒋德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死读书,读死书。他对于各类实政事务都非常的关注,比如军事外交、文化传统、风土民情等方面都涉足广泛。

  天启二年,不满三十岁的蒋德璟就通过了会试中得进士,在结束庶吉士的学习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

  此后,他便开始留在翰林院中苦熬资历和等待空缺,同时继续修身养性,但也因为后期得罪了魏忠贤被罢官回家。

  直到最近才被缺乏人才的内阁给找了出来。

  方岳贡,于天启二年中进士,便任户部主事,虽为小吏,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历典仓库,督水平粮储”,在当时的农耕社会,管理着粮食储备,绝对是一个“肥差”,但他没有因为手中有权,就丢失读书人的本色,而是“以廉谨闻”。

  崇祯元年,方岳贡出任松江知府。

  那时,滨海防御并没有引起朝廷的特别重视,滨海多盗,严重扰乱了居民的安全。官府人手有限,难以全面清剿盗贼,方岳贡采取“重拳出击”的措施,“捕得辄杖杀之”。

  而此人更是崇祯朝后期的户部尚书,也是一位难得的清官。

  据传张献忠占据谷城时,听说方岳宗是松江知府方岳贡的弟弟,以为他沾哥哥的光,家境肯定殷实,就占下方岳宗的房子安置家眷,借故把他拘禁起来,要他出钱助饷。

  但是,张献忠到方岳宗家里一看,确实为一介平民,顿生敬意,并赶快把他释放。后来,张献忠与方岳宗成了“不拘形迹”的朋友。

  而为了表示自己对方岳贡的敬仰,张献忠还特意修书一封,让方岳宗的家人把信送到松江,他在信里面坦率地说:“使为官者人人皆如我公,百姓不受脧削之苦,献忠何能起事?”

  并且说他知道方岳贡不会回信,他也不希望得到回信。

  崇祯末年,李自成、张献忠攻陷京城时,方岳贡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仅仅一月有余,他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已经身陷囵圄。

  据考,是因为方岳贡拒绝为李自成等写“诏书”,才引起刘宗敏的恼恨,最终令其自缢而死。

  而在清查方岳贡的家宅时,也确实没有搜到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