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按照律法处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同样疑问的,显然并不是只有来宗道一人。

  同在京城的吏部尚书温体仁,兵部尚书孙承宗,工部尚书徐光启,以及水凉大臣钱谦益等人,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到口不能言。

  士子造反?

  还是在午门前大喊造反?

  他们难道脑袋都被驴踢了嘛?

  不提众人压根就不相信那些士子会造反,就算他们真的造反,也不会在午门前喊出来吧?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任由众人如何不信,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这些文武也只能锁紧了眉头。

  “查,必须给本官查清楚,我到要看看是谁敢这么胆大包天,在午门前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话。”

  温体仁的府邸中,温体仁这位圆滑的天官,也终于动了真火。

  堂堂的午门前,有士子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造反之言,他是想死嘛?

  就算想死,难道还想拉着自己的全家去死嘛?

  要知道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温体仁不相信会有哪个傻子这样想不开,所以他更相信这一定是陛下搞的鬼,可信不信没用,他需要的是证据啊!

  所以想来想去,温体仁发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出那些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人。

  “温尚书,这件事恐怕是不好查了,现在那些士子都被带进了锦衣卫诏狱,在那里咱们根本就插不上手!”

  钱象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现在的事情就好比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一样明显。

  可就是这样明显,他们却无法改变。

  “那就在宫里查。”温体仁沉着片刻,又咬了咬牙道。

  “是,下官遵命!”钱象坤欲言又止的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同意道。

  同一时刻的孙承宗府邸,孙承宗端坐在书房内,寂静无声的房间中孙承宗一直默然不语。

  满脑子想的都是一个问题,陛下这么做,到底值得嘛?

  现在显而易见,这件事就是出自陛下的手段,否则绝没有任何人敢在这个时候在午门喊出造反的言论。

  毕竟现在可是崇祯元年,并不是崇祯十年。

  可以说,现在的大明朝还看不出大厦将倾的模样,整个起义军也只有陕西一带有那么零星半点。

  “陛下啊陛下,您真是越来越让老臣看不透了,难道你就不怕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孙承宗忽然从椅子上站起,走到窗口看向外面的风景,心中的担忧却是越来越浓郁。

  现在的陕西已经有了造反的农民起义,如果这件事再被传扬出去,那落在天下人的耳中。

  不易于就是再说大明的气数将尽,整个士绅阶层都已经忍无可忍的要造反了。

  简单来说,那就是给那些造反者更多的理由,也会让一些左右摇摆不定的人,突然坚定了造反的信念。

  如此一来,甚至孙承宗都不会怀疑,就在接下来的半年至一年内,这大明朝会不会彻底进入多事之秋。

  哎……

  叹了口气,孙承宗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想不通为何陛下会如此做,又为什么一定要开发宝岛那个蛮荒之地,甚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提拔郑芝龙那样的海盗。

  这一切,真的都值得嘛?

  徐光启接触过西方文化,在思维上要强过那些大明的官员。

  所以他能看得透朱由检建立宝岛的做法,也能明白提拔郑芝龙的情况。

  可是身为一个文官,徐光启又无法接受陛下诬陷那些士子的做法,而更主要的一点则是,他也迷茫了。

 &e些左右摇摆不定的人,突然坚定了造反的信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