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枣子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把巷子叫作枣子巷,多半是因为这里人家的院子里种着能叫人解馋的枣树。枣子巷是个大巷子,甚至可以称作“小街”,在这个大巷子里住着的几十户人家又分布在了大大小小的巷子或胡同里。

  穿着碎花布衫、扎着两条长辫子的商书婷在小巷口的一棵老榆树下转来转去地捋榆钱,她高鼻梁、圆脸盘,白里透红的脸色,细弯的眉毛下闪着一双黑亮的圆眼睛,一说话就在脸颊上显出两个小小的酒窝。

  “小文子哥,把那个榆树枝给俺往下踩一踩,俺够不着……”商书婷说道。

  小文子是张文的小名,后来大家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小蚊子”。

  每当商书婷在树下喊张文的声音响起时,就会惹得趴在树上的其他孩子们一起叫:“小蚊子,小蚊子,恁媳妇儿春妮儿(商书婷的乳名)叫你去和她成亲哩……”

  孩子们的玩闹引得附近做活的大人们也忍不住唧唧呱呱起来……

  这里的村民是豪放的,不论男人还是女人说起话来总是高声大嗓的,笑起来也是那么的粗犷豪放;同样,闹腾起来也是风风火火的。

  春妮儿摆着两条长辫子,一边用红红的小手扑落掉在头面上的榆钱,一边大声回应说:“俺娘和小蚊子他娘早就说定啦,等小蚊子长大了就娶俺做他的媳妇儿,俺也愿意给他当媳妇……”

  小文子他娘叫田玉梅,她会在布上面绣出来很多的活儿,不论是鸳鸯戏水还是喜鹊登枝,就是看到地里耕田的老牛和草里蹦的蚂蚱也能绣得有活气儿。小文子弄来些好吃的也总是想着拿给春妮儿,连他的妹妹小春儿有时候都不舍得给,小文子和春妮儿可是最要好的伙伴哩!

  卫城是河南和山东两省交界的地方,两省的庄稼地边儿搭着地边儿,口音却是泾渭分明。大家一唠扯起来,我感觉豫北平原的豪爽和齐鲁大地的奔放是回响在我们华夏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两个最强音,坚韧、朴实、勤劳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宝贵品质!两省的庄稼人在地头做农活时,你听的是河南豫剧,我听的是山东快书,累了坐在一起闲拉呱,饿了馒头咸菜不分家,说不定不出地头便有两省的儿女亲家哩!

  提起两省的儿女亲家,三爷爷商老耿和孙正国两家就是。春妮儿是商老耿的孙女,春妮儿她娘孙毓淑是山东金堤寨孙正国的闺女。孙毓淑长得高高的个子,油黑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大大的发鬏,一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白净的一张瓜子脸,人总是那么的娴静和善。

  孙毓淑可谓是家里家外的一把能手,按着她公公商老耿的说法,是个能文能武的好媳妇,是书桌上的好先生,庄稼地里的好把式……她在十九岁那年便嫁到了卫城的枣子巷,和商老耿的大儿子商明禄成了亲,商明禄是本村的教书先生,两家也算是门户相当吧。商明禄和孙毓淑结婚的隔年就有了商书婷的哥哥商哲凡。三爷爷商老耿添了孙子,便挺直了腰杆儿到处报喜道:“俺老商家又添了个小状元哩!”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老商家有了后,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商老耿家现在是个书香门第!

  等到春妮儿出生的时候,商老耿便悄悄地连个响屁都不放一个,好像没有这个孙女似的,可是孙毓淑两口子却打心眼里喜爱着春妮儿,觉得女儿小的时候是爹娘的贴身袄,长大了也更会懂得爹娘的心思,所以,两口子自小把女儿与儿子同等待承,期盼着女儿长达后能知书达理、亭亭玉立,就给春妮儿起名叫做商书婷。

  春妮儿的奶奶卫氏老太太跟老头子的思想很是不同,她说商老耿是:“顽固不化的老封建!”姑姑商俊梅对侄女也是喜欢得不得了,她从小就对她爹重男轻女的“老思想”有意见。她爹只让她哥去念书,却让她自小下地劳动,并对人讲:“闺女家念书能有个啥用,还不如好好学学劳动哩!”

  总之,三爷商老耿重男轻女的“老思想”是有传承的、是根深蒂固的,他看见春妮儿和俊梅姑就好像哪里不自在一样,因为这个老倔头坚信闺女迟早是要出嫁的,是给别人家养活的人!

  庄稼人的时光像低洼里的水一样平静,这年春妮儿已经五岁了,孙毓淑给她扎起了两条辫子,春妮儿走起路来两条辫子摆来摆去显得格外精神,她拽着张文的胳膊说:“小文子,咱们把摘的榆钱给俺娘送去,晌午饭让俺娘搋榆钱菜团子吃……”

  孙毓淑和俊梅刚从地里回到家里,就看到春妮儿和张文手里拎着鼓囊囊的布兜子闯进家门,她笑着说道:“俺闺女和大秀才又去捋榆钱了,是不今天中午又让娘给你们蒸榆钱窝窝吃呀……”

  春妮儿稚声稚气地答道:“娘,你蒸的榆钱窝窝小文子说他最愿意吃啦!”

  “中,中,愿意吃娘就给你们蒸!”孙毓淑一边连声说着,一边顺手从院子里晒衣服的绳子上拽下一条白布手巾来,身前身后挥着掸去衣服上的尘土。

  舀水,洗榆钱,搋面,孙毓淑急急忙忙做起了晌午饭。商俊梅进屋换好了衣服也出来帮着嫂子一起做饭。

  小文子和春妮儿在院子里玩起小就对她爹重男轻女的“老思想”有意见。她爹只让她哥去念书,却让她自小下地劳动,并对人讲:“闺女家念书能有个啥用,还不如好好学学劳动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