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卫城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豫北平原上大大小小的村庄密密麻麻的犹如天空的繁星。

  踏上豫北大地,走进我的故乡—卫城,三十多年前村子里家家户户小喇叭播放的“穆桂英挂帅”唱段一下子又涌进了我的脑海。

  “辕门外哪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这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唱段,唱腔清脆、响亮、流畅,穿出乡村的农家小院,飘飞在乡村辽阔而高远的空中。

  我觉得人是喜爱听戏和看戏的,碰巧在哪一出戏里就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生活在卫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有着这样的一种情怀,他(她)们不单单是喜欢听和看,还喜欢唱,高兴的时候要唱,难过的时候也要唱,因为他(她)们表达的是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卫城与东面的小棠梨村只隔着一条干涸的寨海子,向南不远处就是南甸子村,出了北门便是一条黄土大道直通着十里外的瓦房镇。

  小时候听巷子里的四爷商忠和说,我们的村子原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一座城池,故此村子才得名“卫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商家宗祠里的家谱上也确实记载着“卫城”原是列国时期卫灵公的“国都”;但是,商家祖上有功名的几个秀才也没有谁去考证过这个卫国的“国都”。虽是如此,一个在豫北平原延续了千年的古老村庄被称作“卫城”,我相信它一定和逝去的古老“卫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背后也一定有着历经沧桑而丰富多彩的故事。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查证了一些有关卫国的史料。史料中记载,公元前629年卫由楚丘迁都于帝丘。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濮阳。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卫国“国都”与“卫城”的必然联系,却也说明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尽管“卫城”有着这样深远的历史,但辉煌过后千年的沉寂让这片土地终又归于了平凡,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先辈们的足迹,千年来延续着淳朴的农耕生活。

  自华夏文明有史以来,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仍,灾害不断。为护村保家,卫城的确在民国时期有过建寨筑墙的历史,并沿寨墙外挖出了一条护城河,以防御匪寇的侵袭。打我记事儿起,村子里的“护城河”就成了断断续续的一条水沟子,至于寨墙和寨门则早已没有了踪迹,只在村子的四门处留有一个很大的水洼,人们把它叫做“寨海子”。在夏季,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会趁着夜色到这些海子里去泡个澡,解去一天的乏累。

  夏日的夜间,“寨海子”里有男人,也有女人。这里稍大一点的孩子也都敢下“寨海子”,他(她)们知道哪里深、哪里浅,几乎没有出过什么事情。

  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人的一生最快乐的就是童年,最难忘怀的是童年一起相伴的伙伴儿!在我们枣子巷里年龄相仿的孩子很多,出去玩耍大都是由大顺子带着。大顺子大名叫商国顺,他是孩子头儿,去哪里玩儿,带谁去,都由他点名,得不到点名的孩子只好抹着鼻涕到他家里去告状。

  大顺子的娘,名字叫李改换,我们都习惯叫她叫大大娘。遇到孩子们的告状,大大娘总是说一句话:“好小,别哭,等他个龟孙回来大娘不给他馍吃!”

  大大娘嘴上是这么说,其实她是个脾气再好不过的女人,我们每次和大顺子玩耍回来,她总是笑着说:“看你们一个个泥猴子一样,去,洗洗去,馍在锅里热着,自己拿去……”

  一九七六年时我们这里的生活仍然是艰苦的,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是按照工分来分配的,劳动力多的争的工分多,可是劳力多吃的也就多,大多数人家分得的口粮都还不富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