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腊:追悔莫及(求月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运一个将士食用的粮食,可能就得三个民夫——民夫不是不需要吃东西的木牛流马,他们也是要吃东西的,所以得把这部分粮食也给算上。</p>

  所以,考虑到粮草运输的问题,也势必要限制增援人马的数量。</p>

  不过话又说回来,增援人马也不能太少,否则根本起不到增援的目的。</p>

  众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大多数人都觉得干脆派一半人马去增援,这样两边都稳妥。</p>

  于是,童贯力排众议,选了宋江所在的右路大军去增援种师道和种师中。</p>

  此事尘埃落定了以后,谭稹突然轻轻的敲了下桌子。</p>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看向谭稹。</p>

  谭稹正了正身体,说道:“此去荆州,虽无万里之遥,然亦是扬州鞭长莫及也……”</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p>

  谭稹一开口,童贯就知道谭稹想干什么。</p>

  说实话,童贯也在犹豫派谁去当西线的统帅?</p>

  有人可能会说,种师道啊,有资历,有能力,还正好在一线,还有谁比种师道更适合当西线的统帅?</p>

  对不起。</p>

  这个选项并不在赵宋的选择范围内。</p>

  在赵宋,尤其是在北宋,武将是永远也别想拿到统兵的权力当上统帅的。</p>

  现在这件事已经不只是赵宋的皇帝看着了,赵宋的那些文人也全都在盯着这件事。</p>

  这么说吧,假设赵佶想让一个武将去当统帅,所有文人都会强烈反对,甚至是死谏。</p>

  更何况,这种事就是赵宋的历任皇帝搞出来的,他们又怎么可能开这个先河?</p>

  总之一句话,在赵宋,除非是皇帝和文人死光了,否则武人永远也别想当上统帅。</p>

  文尊武卑,在赵宋可不只是说说而已。</p>

  到了赵佶这一朝,条件就更苛刻了,想当上统帅,最好是一个宦官。</p>

  这么一套下来,自然是谭稹去当西线的统帅最合适了。</p>

  这么说吧,如果谭稹没有之前那两败,那么这件事甚至都不用议,谭稹直接就可以带着右路大军前往荆州。</p>

  可是现在,别说童贯了,就是宋军的将士也不信任谭稹了。</p>

  ——军队可不比别的地方,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要是跟了一个不行的统帅,那可是要死人的,很多很多的那种。</p>

  所以,不少人都给童贯使眼色,示意童贯千万别让谭稹去荆州。</p>

  可就在这时,蔡攸却紧了紧嗓子,说道:“童宣抚乃一军之主,不可轻动,任地时,便由我与谭制置走一遭罢。”</p>

  一众宋将一听,一个好为虚势、不知兵要的谭稹还不够,竟然还要加上蔡攸这个完全不知兵的纨绔子弟,这是怕宋军不败吧?!</p>

  谭稹怎么都比蔡攸要强一些,他清楚自己这块招牌在这支宋军中已经彻底臭了,宋军将士根本不会再相信他了。</p>

  而且,谭稹拉上的又是更差劲的蔡攸,这肯定就更让童贯和宋军将士不放心了。</p>

  关键,谭稹了解西军的这些骄兵悍将,他们不服的人,根本别想指挥得动他们。</p>

  所以谭稹很委婉的说:“此去,我与大学士总揽全局,督促粮草,勒令沿路州县为我军所用,老种西军宿将也,我三人必可攻克浙西,与本部前后夹击江宁府,全苛刻了,想当上统帅,最好是一个宦官。</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