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守仁!”听到自己的老友这么问黄廷晖,陈思之一头的黑线。

  果然,自己这老友的性子怕是改不掉的。

  不过他也不好制止王守仁,也只能是举起手中的酒杯,浅浅饮上一口。

  “治国之事,廷晖不懂!”

  “不过老子这句话,依廷晖来看是极有道理的!”

  “圣人留下来的话,各人有各人之见解!”

  “就像老子说的这句话一般,有人认为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还有人认为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配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也有人说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而治大国应当无为。”

  话音落下,王明阳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他对黄廷晖问道:“依黄小郎君来看,治国应如何?”

  “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黄廷晖对王明阳拱了拱手,他脱口而出。

  “施政者应该关注的是民,是百姓!”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支撑社稷者是百姓,是普罗大众,若是连民都没了,就算是拥有土地,也是别人的土地罢了。”

  黄廷晖对王明阳的思想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王明阳并非是一味愚忠之人。

  王明阳是那种愿意舍身为天下谋利之人。

  故而黄廷晖如此坦率的回答道。

  果然,听到黄廷晖的回答之后,便是王明阳这样的人物都愣住了。

  初问黄廷晖,王明阳也只是随性、随口而已。

  他并没有期待黄廷晖能够给出什么答案。

  也不觉得黄廷晖这般年岁,还花了时间在读书、写文章上,他会对“治国”一事有多少见解。

  但听到黄廷晖的答案之后,一向沉稳、不屑于八股文的王明阳震惊了。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黄廷晖,一脸的难以置信。

  “以人为本!”

  “以民为本!”

  王明阳细细咀嚼着黄廷晖说的这些话,他那双睿智的眸子有别样的情绪在闪烁。

  过了许久,王明阳才叹了一口气。

  “好一个‘以人为本’,守仁没想到这么至深的道理,竟然会出于小郎君之口!”

  “天下便是万民,没有万民,不以万民为本!”

  “再强的王朝,也不过是灰灰湮灭罢了!”

  “君舟民水,你说的没错!”

  “你说的没错!”王明阳激动的对黄廷晖说道。

  “只是施政者久居上位,他们初时还能体会到何为民心,何为民意!”

  “远离根基,远离基础之后,一切便发生了变化!”

  “廷晖想起大李王朝有个诗人,在步入仕途之前,他曾写下《悯农》诗篇。”

  “待到此人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丧失了诗里的悯农之心,他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

  “此人飞黄腾达之后,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在此人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而逃难。”

  “有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那人却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不必报来。”

  黄廷晖稍加思索之后,他与王明阳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