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遮风挡雨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春琴听说李春福要回去了,也来到于成宽家,手里还提着一大包豆角:“大弟,这是给咱妈买的油豆角,咱妈可爱吃了,你替我给咱妈送去。”

  李春兰:“小妹,你来得正是时候,中午饭咱们一块儿吃。”

  于成宽:“你家那房子装修得怎样了?旧房子卖出去了吗?”

  李春琴:“装修的还可以,再过个三四天也就装修完了。旧房子今天刚挂上出售的条幅,哪能刚挂上就有人来买呢,怎么的也得十天半个月吧。”

  于成宽:“那么小娇在大风怎样了?”

  李春琴:“她在那边已经定下了一套二手房,房子周围环境很美,还有前后两个门。”

  李春兰:“多少平?得花不少钱吧?”

  李春琴:“那边的房子贵,五千一平呢,整个下来得花三十九万多。”

  于成宽:“那么你家旧房子打算卖多少钱?”

  李春琴:“一百多平的房子,我打算卖四十一万。”

  于成宽:“大风那地方寸土寸金,房价远比这边高,这边就算新楼每平也不过三千八百多元,而那边就算二手都值五千多。”

  李春福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糊涂地问:“我啥时候走啊?”

  于成宽听了连忙到茶几上用笔在本子上写字:待吃过午饭后我和你大姐坐出租车送你去铁力,这边的铁轨被洪水给冲坏了,在那边上车。

  李春福接过来看了:“这边的铁道坏了,你们要送我去铁力上车啊。”

  又说:“真不想麻烦你们送,就送这一回,下回我自已也知道怎么回去了。”

  中午,李春兰准备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酒菜,几个人落座正准备吃饭,李春福不见于峰,于是问:“大姐,外甥呢?”

  李春兰:“他这个人往往大白天也睡觉,可懒了,啥也不干。你们先吃着,我去叫他来。”

  说罢到于峰的房间招呼他去了。

  过了一会于峰来到餐桌前,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的表情很异常:头上直流冷汗,目光呆滞无神,脸色苍白。

  所有人都吃惊地望着他,个个呆若木鸡。

  李春兰见状连忙替儿子掩饰:“他感冒了,昨天睡觉可能忘记关空调,又忘了盖上被子,八成冻着了。”

  尽管大家都不相信他是‘冻着了’,但也不好说什么,李春琴只得口不由心地说:“既然是感冒伤风,以后注意别冻着就行,多穿点衣服。”

  下午,于成宽夫妇、李春琴、李春福提着大包小包,在小区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打开后备箱,李春福把两个包放进箱子里,随后对李春琴说:“姐,你回家去吧,不用送了。”

  李春琴:“大弟,回去要照顾好咱妈,一路顺风。”

  李春兰:“小妹,你还得装修和卖房子,特别是你家对门的那个疯子,一个人在家要多留点心。”

  李春琴:“放心,我会注意的,你们路上慢点走。”

  几个人坐进车内,在李春琴热切的目光注视下驶上了公路。

  当车再次经过他二十多年前居住过的红松时,李春福透过车窗深情地向远处成片的楼房望过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个什么味道。

  二十多年前自已被迫不得不离开这里,而现在自已又回来了,并且还是一名柳树人。

  他心里想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难料充满了戏剧性。

  当车到达高速路口时,司机没有上高速,而是选择了一条普通公路。

  李春福正在纳闷,坐在副驾驶的于成宽用笔在小本本上写了一行字给他看:上高速的话得交一百元过路费,所以司机不走高速,这样可以省下一百元。

  这条普通公路路况较差,时好时坏,李春福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欣赏一下车窗外的风景。

  时值盛夏,路两边一排排、一片片的白松桦树以及杨树柳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隔着车窗都能闻到一阵阵醉人的芳香。

  出租车在这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里象一叶小舟,轻快地行驶着,大山一座连着一座,真是山连着山,岭衔着岭。

  行驶了将近一小时,出租车终于进入柳树与TL市交界的地带,只见左侧的路边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书小兴安岭入口六个鲜红飘逸的大字。

  TL市火车站内。

  于成宽觉得口干舌燥,便对李春兰说:“我渴了,你去小卖部买两瓶花生奶来。”

  李春兰买来花生奶,于成宽把其中的一瓶递给李春福:“福弟,你来一瓶,渴了吧?”

  李春福见只有两瓶奶,便说:“我不渴,你和大姐一人一瓶正好。”

  于成宽把奶瓶硬塞进他的手里:“我和你大姐合着喝,给你。”

  说完拧开瓶盖,自已先喝了几口,剩下的半瓶递给了李春兰。

  李春兰喝了几口:“一会就要上车了,咱俩是不是一直把他送到站台上?”

  于成宽尚未回答,喝了几口奶的李春福却猜出了她在说什么,连忙摆手:“不用了,大姐,我自已就能上车,不麻烦你们了。”

  于成宽:“还是送你上车吧,反正我们来了也没有别的事,我去买两张站台票。”

  他刚买好票,这时扩音器里开始广播:“广大旅客们请注意了,由佳木斯至大风的2095次列车即将进站,请大家做好准备。”

  于成宽和李春兰听了连忙对李春福说:“快去排队,一会火车就来了。”

  李春福一手提起一个包,身后跟着李春兰和于成宽,随着客流通过检票口,经过天桥来到站台上。

  老远,一列火车鸣着汽笛正轰隆轰隆地缓缓驶来。

  于成宽对着李春福指了指远处的火车,又学着火车的汽笛声张开嘴“呜、呜、呜”地叫了几声。

  此时晚霞铺满了西边的天空,于成宽高大的身材映照在火红的晚霞中,非常好看。

  火车停下了,于成宽抢过李春福手中的小包,一直把他护送到车厢内。

  他帮李春福找好卧铺后又对列车员说:“他是我内弟,是一名聋哑人;要去的地方是白眉省千山拜托你多多关照。”

  进入晚年的于成宽越来越变得天真烂漫,经历过成功与失败,感受过人情冷暖与世事的无常,悠悠岁月洗尽铅华,存在于内心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开始显现出来,呈现出晶莹的本色。人,如果一开始就过于顺利,那自然就会因为膨胀而变得得意和骄傲,那不是他的本来面目;作者认为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落魄和晚年,这个时候他的心性一览无遗,正所谓看人要看后半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