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谁是专家(2)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柏林,博物馆大门口,李凡率先带着赵嘉耀那边的卡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我们是从汉堡过来送海水的,请你们立即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克拉克说。

  “好的好的!我们已经接到了恩佩利馆长的指示,我这就带你们去技术室!”技术部主任克劳斯马上就说道,“请跟着我的引导车走吧,你们来的太及时了!”

  来的路上,李凡就跟克拉克说好了,出面的事情都要由他来,李凡和赵嘉耀都属于临时来帮忙的,这个原则李凡是不能放弃的,他太明白这里的弯弯绕绕了。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技术室,看到已经变得乌黑的箱子,李凡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说这个版权是谁的,光是这人类的文化遗产,被搞成这样,心里就不舒服。

  趁着卡车司机把车开进去的功夫,李凡拉住赵嘉耀,“等会你就带车回去吧,你们的事情完成了,回去后替我谢谢你老丈人!有空跟他一起喝一杯!”

  “嘻嘻,你都多久没跟他老人家喝酒了?这次可不要随口打哇哇是!”

  赵嘉耀跟李凡是在大学里时的队友,在校队的时候,就知道李凡是个鬼精灵,两人的关系可不是一般,虽说都在欧洲,可两人见面的机会还真不多。

  “不打哇哇,让他老人家准备好,他要是见了我,怕不就为喝酒了,最近他没在欧洲淘点宝贝?明明五大三粗的,偏喜好玩古董!告诉他,吃亏上当的东西就别拿出来了!”。李凡笑嘻嘻的跟赵嘉耀说着。

  很快,卡车就开出来了,几桶海水不难卸,还有那个大柜子,卸下了,司机拿了签收单就开出来了。赵嘉耀跟李凡打个招呼就爬上了副驾驶,一溜烟走了。

  克拉克和李凡带着马勤在克劳斯的陪同下快步走近博物馆的技术室,在那里,泡在混合看淡水的液体泡着那个箱子,李凡一看就直皱眉头,他知道,淡水已经给那口箱子带来了损害,到底可不可逆,李凡现在还说不好。

  “请你们立即叫来工人,这个柜子要放好,然后立即向柜子里注水,注意一下温度,这个房间的温度似乎高了一点。”克拉克在李凡的提示下赶紧说道。

  “我们这里长期是恒温的,是控制在23度左右,如果要降温……可能我们这里一时半会还做不到,即便是把这个房间的空调调低,温度下降的幅度最多一两度。”劳伦斯回答道,“你们带来的海水温度是多少度啊?如果相差不大……”

  我们那辆车本身是自带空调系统的,车内的温度是在18°左右,你们可以用温度计去试一下,如果按照这个房间的温度,相差5°,这就不好说了,不知道后面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克拉克摇着头说道,“是不是可以去买一些冰块过来?根据我们的经验,低于18度可能要好一些,因为,这箱子原来处在的温度从来没有超过20度的,温度高了,可能会使一些化学分子变得活跃,也能使一些特殊的微生物也会在温度合适的时候加快繁殖,这些……都应该考虑到。”

  李凡见克拉克说话有些迟疑,只要站出来说话了。

  “请问你是谁?你具备到这里来的资格吗?或者说,你说的话算数吗?”

  劳伦斯见一个年轻人突然说话,还是个华人,他顿时就用一种质问的口吻说了出来,那架势似乎完全不把李凡放在眼里。没法子,白人里这样的人多了去了。

  早年,许多白人到华夏去谈生意,他们的嘴脸就是如此,他们可以表面上对你客客气气的,可是转脸,他们自己之间谈话时,那是极尽对华人的不屑和瞧不起,一些翻译就算是听到了,也装着没有听见,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三峡发电机组里,有一半是德国与法国、美国等国家联合制造提供的,安装好后,就发现其提供的水轮机有震颤,叫他们来,他们趾高气扬的不认账,最后还是我们自己找到了谐振原因,改写了控制程序,最后彻底解决了问题,到后来,德国方面又要反过来来买我们的技术。西方人那种自打的心态,几乎是烙在骨头里的。

  对李凡,在考古技术和鉴别技术上,克拉克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甚至比哈维了解的还清楚,他曾私下里找李凡讨教,李凡随便给他说了几点,就让克拉克受益匪浅,现在,在德国,鉴定瓷器,克拉克说第二,怕是没有几个人敢说第一。

  “这是我们从汉堡大学请来的李专家,李专家可是Y大学考古学系的一级教授,请劳伦斯先生放尊重一点。”克拉克毫不客气的看着劳伦斯,“如果转移这个箱子,我不行,也不懂得程序,一切都要靠他,如果你得罪了他,后果自负!”

  劳伦斯顿时被克拉克的话给噎住了,不过他转弯也是很快的,“对不起!是我唐突了……不过我确认一下,等会指挥转移的工程是他来指挥吗?”

  “是的!就是他指挥,我还可以告诉你,这个箱子就是李教授从海底找到并吊上来的,这个箱子的一切,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了。”克拉克毫不犹豫的回答了劳伦斯尽对华人的不屑和瞧不起,一些翻译就算是听到了,也装着没有听见,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三峡发电机组里,有一半是德国与法国、美国等国家联合制造提供的,安装好后,就发现其提供的水轮机有震颤,叫他们来,他们趾高气扬的不认账,最后还是我们自己找到了谐振原因,改写了控制程序,最后彻底解决了问题,到后来,德国方面又要反过来来买我们的技术。西方人那种自打的心态,几乎是烙在骨头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