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必破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峰也说道:“朝廷当年开始囤积粮谷,但各地守军的消耗太大。而今年又有干旱的迹象,只怕多地的粮食还会歉收,若是如此,半年后,如果没有新的补给,我军的军粮就要告急了。”

  梁萧微微颔首,也不禁皱起眉头。

  行军打仗,后勤一直是个大问题,说打仗打的是后勤也不为过。

  等各地粮仓的存粮用完,西境、江南、东海、辽东,接近百万大军,还有大量骑兵,就意味着总共需要至少三百万后勤。

  这还是大乾国提供牛羊这种移动的补给,平时沿途放牧,战时充作肉源,否则后勤压力更大。

  总计至少四百万人脱产,对大乾国的生产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如果不是荒年还好,但一旦荒年来临,粮食的生产压力更大。

  如果不是屯田和摊丁入亩提高了百姓生产的积极性,加上新农作物缓解饥荒,大乾国的确是无法支持多线作战的,哪怕有几千万两黄金也不行。

  目前大乾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到达人力可及的极限,没有更多人口可以投入耕种。

  而庐州一带在几年前准备的粮仓,存粮已经告罄,全靠本地收成与后方运输。

  因为去年各地歉收,许多存粮被拿出来赈济灾民,稳定江南局势。

  现在已经是入秋,新农作物马上收成,土豆、番薯、玉米,这些东西还能适当填补一点江南军队的军粮缺口,但也只能坚持两三个月!

  如果各地五谷歉收,那就需要重新调度后勤了。

  但西境和东海、辽东,也要消耗军粮……

  “元帅!庐州百姓争相献上家中存粮,都在军营外面的广场等候!”

  就在此时,一名传令官来报,令众人一惊,纷纷随梁萧出了军营。

  走出军营,梁萧远远望见远处的浮雕。

  上面记录的几幅图,正是当年他与卓子房在台上指挥调度,痛击叛军,而第二幅图则是天将军斩将夺旗,威震八方。

  【安国侯与卓令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天将军永垂不朽!】

  底下几条碑文方方正正。

  此刻,广场上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百姓,大多是青壮年,每人身边放着一两个麻袋,有几个麻袋里的米粒、谷粒隐约可见。

  听说梁萧到来,百姓人人振奋,纷纷摊开自己的麻袋,露出里面的谷米。

  “安国侯,咱们的将士打了一年了吧?是不是缺粮食了?”

  “我们家前年就学朝廷,开始囤积谷子,去壳之后可以食用,如今可以免费献给将士们,先保障他们粮食充足!”

  一名青年激动解释,周围百姓纷纷附和。

  “诸位把存粮献出来,自己吃什么?”梁萧问道。

  青年解释道:“我们都谈好了,平时吃点糟糠,每隔两三天加一顿米饭,饿不死的!”

  话音刚落,梁萧身后的将士们一脸惭愧。

  见梁萧陷入沉默,青年答道:“安国侯不必担心,对我们百姓来说,朝廷打退贼军,我们才能安居乐业。如果庐州失守,我们要被屠城的!”

  梁萧含笑点头,道:“大家先把粮食带回家中储存,该吃吃,该喝喝,再过一阵子,土豆、番薯、玉米也收成了。”

  “明白了!我们吃这些东西就好,存粮留着朝廷征用!”青年欣喜道。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不,我的意思是,这些收成的新农作物,配合余下的存粮,足够我军半年用度。”梁萧连连摇头,紧接着目光灼灼,又道,“我向诸位保证,半年之内,我军必破贼军,将他们赶出江南!”

  闻言,在场军民无不振奋欢呼。

  “不愧是安国侯!”

  回到军营,卓英等人面露难色。

  “元帅,贼军势大,还有源源不绝的粮草供给,我军想要半年内将他们全部击退,就必须断绝他们的粮道,但我军没有足够的骑兵……”

  梁萧不假思索道:“我这便派人通知燕州,把大乾骁骑也调过来,再改进军队补给,增派牛羊。”

  众人又惊又喜。

  大乾骁骑一直在燕州训练,只有神弓队曾经被带往大漠,立下赫赫战功。

  大乾重骑因为装备沉重,不适合大漠作战。

  但在江南就不一样了,这里平原居多pp最新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