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下向阳(2)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向阳是湖北西部的边陲镇。她南靠荆山山脉,北向南阳平原,素有江南锁钥之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四季分明,春花秋实,夏收冬臧。物产丰侥,人杰地灵。是生活居住的好地方。

  长江的最大支流一一汉江就流经这里。清澈的江水穿城而过。把向阳分成了江南江北两个城镇。江南边的叫江南镇。江北的叫江北镇。

  江南镇四周建有一圈坚固的城墙。江北镇却只在镇北边修建了半圈城墙。紧临汉江的一面则以江水为城。沿江而居的人家把房屋修建在江岸边,紧邻江岸。不少人家还把房屋的一部分腾空伸出了江岸。伸出部分的下边用一排排粗大的园木支撑着。远看很有一股水乡人家的味道。

  古话说:"南船北马。"汉江历史上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向阳城的汉水两岸古来就修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临江码头。这些码头上总是停靠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船只。有的卸货,有的装货。宽阔的江面上不时有船只驰过。船桅杆张着白帆,使着东西南北风。望着远去的片片帆影,很有一番诗情画意。

  江上除了摇橹张帆的船只外,还经常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漂流来一排排编扎着的木排。这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放排。

  这些木排来自汉江上游的大山深处。西边的大山区盛产各种木材。当地居民把这些木材砍阀下来,用藤条和绳索捆扎成长长的木排筏子推入江中。利用江水的浮力顺流而下,运出大山。这些木排有的就在向阳城的两岸停靠。有的则去了更远的汉口和它们要去的地方。

  这些木排上都有撸有舵,用从掌控木排的速度和航向。放排的人吃住都在排上。这些木排一经放出,一去数百里,不达目的地一般不停。因为路途遥远,为躲避风雨,便于生活,木排上都安放有排棚。这些排棚都是用山里的竹木、藤条和茅草捆扎而成。形状象长长的半园筒形。很结实。排棚被固定在木排上,成了行走在水面上的房屋。

  木排到达目的地后,排棚就被放排的人拖到河岸上。这给那些急需有个栖身之所的贫困人家提供了机会。他们用低濂的价格把这些排棚买回去,安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把排棚的一头用东西封死。另一头留个门,其它地方都堵住,再安上个柴门,就成了供人生活起居的房屋。

  一九五三年,向阳去镇建市时,全市不足三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员。尤以河南人居多。这些外来之人急切之间弄不到居住的房屋,不少人买了这种排棚当作居所。救济会的窑场就买了很多这种排棚子放置在窑场周边,当作工人们的住所。

  王宏乾夫妇来向阳后,王明祥就给他们买了个排棚收拾成了他们的家。因为知道父亲和弟妹们要来,王宏乾提前买了两架排棚,并排放在自已的排棚旁边。王明甫来后就带着儿女住进了这里。

  现在的王宏乾己经不在救济会窑场当工人了。

  初建的向阳市因搞濂的价格把这些排棚买回去,安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把排棚的一头用东西封死。另一头留个门,其它地方都堵住,再安上个柴门,就成了供人生活起居的房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