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宋人灵常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到这,陶亭喜道:“上天庇护公子,我等到来东部群山附近后,便发现群山之下的土地,比咱们小山东面山脚下的土地更加干燥,更加紧密,甚至许多地方都不用填土就能开垦良田。

  同时,群山的泥土我们还可以随意挖去,而不用担心破坏了山上的险要地势,让我等开辟田地的速度变得更加快。

  于是,数日之间,我们就在群山西面开辟出一千六百余亩地,加上我们山脚下的三千余亩地,我们已经开辟了近五千亩地。

  现在才八月下旬,距离十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按照我们开垦的速度,等到十月之时,我们最起码能开辟出一万亩以上。

  按照以往的经验,新开垦的土地,每亩地产粮在两石以上,这样,明年的春夏之际,我们就能收获约三万石的麦米。

  有了这些麦米,即便是粮食充足供应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坚持到明年的秋收。”

  “善。”燕南飞听到这,大赞道:“陶将军你们随机应变,在群山西面造田,真是解决我们一个很大的麻烦,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

  陶亭一听,喜道:“开辟田地,我等皆十分向往,甘之如饴,丝毫不觉得累。”

  此时,东野环听到陶亭的话,赞叹道:“当初,我读典籍的时候,看到舜帝居住在雷泽,教化百姓,一年而成聚,两年而成邑,三年便成都。为此,我曾感叹不已,以为自舜帝以来,再也没有这样贤能的君王。

  但是,今日我来到这里,才发现公子的贤能已经超过舜帝。此地虽然未有变都城的迹象,但是,一月成聚,两月成邑,这可是舜帝也无法办到的事啊。”

  燕南飞见东野环将自己比作舜帝,立即谦虚道:“虽然孟子有言:人人皆可成尧舜,虽然舜帝也难以两月成邑,但在下不敢与舜帝比。

  因为舜帝之时,连铜制兵器都少,更不曾有铁器,大都用竹木为器。而且,时至现在,历时上千年,连铜制工具武器都渐渐被舍弃,而且期间涌现的大贤众多,发明了众多利器,如同铲子、锯子,刨子,规矩等等。

  所以,两月成邑,非我之功,实在是先贤之力。”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言是也。”东野环赞道:“不过,同样的工具,其他人没有做到,而公子做到了,这正是公子贤德。”

  燕南飞闻言,哈哈一笑。

  参观了各地后,东野环又跟着燕南飞回到小山。

  当日,东野环写下一封书信,然后带着竹简来到燕南飞的军帐。

  “公子,如今臣已经抵达公子隐藏所在,并居住下来。但臣担心家中妻子担忧,特写下一封家书,还请公子帮我传回家中。”

  燕南飞点头道:“此事简单,我这就安排人为先生传书。”

  “多谢公子。”东野环见燕南飞答应,当即放下信函,然后转身离去。

  东野环离去后,燕南飞见东野环留下的信函没有捆绑起来,微微一怔后,便展开竹简一看。

  看完,燕南飞轻轻一笑。

  这东野环洋洋洒洒写了数百个字,满满一卷竹简,但只说了三件事,前十个字就说了两件事,一说他很好,二说勿忧。

  至于后面的数百字,全是对他这个燕公子的下一封书信,然后带着竹简来到燕南飞的军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