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元气三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次日清晨,赵云与吴普就向刘备请行,带着21名亲卫共23人从新野出发,刘皇叔特批了10匹战马,5辆驽马车,一辆赵云和吴普乘坐,一辆放着赵云的兵器、铠甲等贵重物资,三辆拉着粮草等远行物资,刘备也不知是基于什么原因,不仅批了10匹战马,还给20人均配了皮甲和弓箭,这个配置简直是豪华。

  赵四爷,把亲卫屯的两队分为骑队和车队,一天一轮换;骑队负责警戒,在车队前后奔驰,又锻炼了亲卫们的骑术;车队平均两人负责一辆车,赵四和一人负责赵云的车,赵云的兵器、铠甲等贵重物资安排一人看守,至于赵云的坐骑照夜玉狮子则是非常有灵性,自己跟着车队走,关键除了赵云别人骑不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走何线路、何时吃饭、何处扎营……全部安排好好的,加上回家党邓展带路,一路游玩式的前行,十天之后终于到了义阳的邓家庄,邓家庄坐落在桐柏山的余脉,与江夏相临,邓氏也是当地大族,正好借助其人脉打探神医华佗的消息。

  当看到远处有一队骑兵带领的车队向邓家庄行来,庄里人在族长的带领下,紧急动员起来,妇人看好孩子,老人藏好粮食,壮丁们也集合起来。

  当远处负责望风的人,跑回来告诉大家是邓展带着族人们回来啦,全庄瞬间沸腾了,大家都到路口等待,看着身穿明亮铠甲、身背强弓、腰挎战刀、手握长矛指天、骑着高头大马徐徐走来的族人,当邓展10人骑马站成一排,齐身下马以军礼单膝下跪在家族父老面前,齐声喊道“我们回来啦!”氛围瞬间达到了顶点。

  当亲兵们看到父母、长辈们留下欣慰的眼泪,妻子眼中的柔情,孩子们眼中的崇拜,兄弟们眼中的羡慕,姐妹们眼中的星星,心中升起了无限的豪情。

  赵云和赵四喜看到这一幕,两人相视一笑,均露出了狐狸般的微笑。当头一天赵四喜找到赵云,提出让邓展他们继续做骑队,让他们威武的姿态衣锦还乡时,我立马同意,更是细化了流程,规范了动作,还让他们10人做过多次演练,方有了刚才那一幕的呈现,对于自己亲手导演的这一幕衣锦还乡戏,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我相信正如四爷找我时说的那样,离开邓家庄的时候亲兵屯都可能会满编。

  邓氏族长邓元带着族老们也迎了出来,看到威武的后辈们非常欣慰,当与族长相见,知道我是中营校尉,是邓展他们的上官,也知道了我们一行的目的,族长立马表态会发动全族寻找神医。随即向众人大声宣布晚上开全族宴为我们接风,邓氏族人再次沸腾。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当即宣布亲兵第二什解散,各自带着全套装备回家,10天后集合,人群才各自簇拥着邓展他们离开。我们被族长亲自领进贵宾级的客房,一个自成一体的合院,房舍、马厩、庭院俱全。

  期间杀猪、宰羊的声音传来好不热闹,所谓的晚宴开始的时间我估计是在下午四点左右,我、吴普、赵四爷三人安排在主桌,邓展也做为主人和族长、族老一起坐在主桌相陪。亲卫们也在相临的两桌,两队人员打乱编制混坐在一起,邓氏亲卫自然作为主人当陪客。这是我到三国吃过的最丰盛一餐,鸡、鸭、鱼、羊、猪、还有猎人们上山打的野味,有新鲜的也有熏干的,满满一大桌,虽然做法比较单一,不是煮就是烤,足以体现主人的热情,还没来得及每道菜都品尝一下,就被大块吃肉给吃饱了。

  除了我和两名提前定好夜间值守的亲卫没喝酒,剩下人全被热情灌醉,四爷和吴普先生最先倒下。当村民发现有两名亲卫坚决不喝酒,说要值守并说这是惯例时,村民眼中的光芒更亮了。

  早上醒来,听到有号子声传来,我走过去一看,在晒谷场上有两三百个青壮年在练武,有的在举石锁,有的在练拳,有的在练兵器,有刀、有茅、练棍最多。

  在晒谷场的东南角,一群孩子正在大人的带领下练习,分成了两拨左边是一群八九岁的孩子,正在练拳;右边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正在举石锁,大小不一,都在卖力的举着。

  不知是否发现我的缘故,大人们居然开始组织孩子们进行举石锁考核,从小到大一共7个不同型号石锁放成一排。先是八九岁孩子们逐一考核,基本都是举第二石锁,有一小部分举第三石锁,居然有个孩子能举起第四石锁。然后十几岁的孩子,基本都是举第四和第五石锁,有几个大些的孩子居然能举起第六石锁,可惜没有一人能举起第七石锁。我仔细观察了石锁大小,预估石锁从小到大的重量很有可能是30,60,90,120,180,240,300斤左右。一个八九岁孩子居然能举起100多斤,还未成年的孩子双臂能举起200多斤,我简直惊呆了。

  吃过早饭,村民都下地干活去了,我也在村里随便走走,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片田间,看到有一老汉带着两个壮汉在田中翻地,就走过去跟他聊聊天,这里主要种粟和稻谷,稻谷比较择地,好田用来种稻谷,差一些的种粟,粟耐旱好养活;差地亩产三、四石,好地亩产五、六石。家里租有10亩上田,20亩下田,五五交租;稻谷用来交租和交税,收成好的年份,稻谷还会有所节余,拿去米行换成3倍份量的粟等糙米,这样一年下来还能剩些粮食存起来,手有余粮心不慌。“昨天托贵人您的福,吃了顿大米饭,还有肉真香。”邓一看,在晒谷场上有两三百个青壮年在练武,有的在举石锁,有的在练拳,有的在练兵器,有刀、有茅、练棍最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